2013年6月18日至20日,施一公校友重回母校河南省实验中学给学弟学妹们上课。这是他去年与母校的一个温馨约定。2012年6月16日,施一公教授回到母校,拜望老师,为学弟学妹们作励志报告并欣然接受母校聘任为“名誉校长”,还答应每年抽出两天时间回母校给学生上课。现已当选美国两院院士的施一公,工作的繁忙和时间之宝贵可想而知,但是心系故土和对母校的眷眷深情还是促成了这百忙中的河南之行。
报告:一等事业 中国脊梁
6月18日下午3:30,在河南省实验中学艺体中心三楼报告厅,满怀激动和热情的师生们为这位杰出校友的回来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继2012年6月16日回母校给全校师生作《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报告后,省实验中学的师生们铭记并感动着这位杰出校友胸怀家国的凌云壮志和深情寄语:“我们中华泱泱大国,在科技上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民族应该有危机感,我很羡慕你们现在这么年轻,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中国的脊梁,我们都应该有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尽一份力和责任。”施一公教授这次报告的题目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科学与艺术》,报告不仅与大家分享科技前沿的思想和理念,展示科学世界的艺术之美,还始终贯穿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和清华的百年校训激励大家“做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充满卓越智慧、科学理趣和家国情怀的报告赢得阵阵热烈掌声,省实验中学全校师生都通过班班通网络平台同步收看了这场精彩的报告。
讲课:勤奋敬业 谦和大气
6月19日、20日,施一公教授为省实验中学的理科实验班的同学们做讲座。他讲科学史,讲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特别提出拔尖创新学生应有的素养,包括时间的付出、身体素质、学会提出好问题、找出好的体系、挑战权威、学会把握机会等。两天中,他还与竞赛主教练和理科教研组长进行座谈,接受校园电视台的专访,与同学们一起共进午餐,与同学们分享观点和思考……他对同学们的提问有问必答,与同学们共进午餐自然和蔼,与同学们分享体会坦诚率真,他畅谈海外留学的岁月目光炯炯、语重心长……同学们走近施一公,如同走近一位阔别多年的兄长,如同面对一位耐心细致的朋友,这也许正是这位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的珍贵品格和情怀。
离别:院士启程 梦想继续
6月21日,河南省实验中学三日之行结束,步履匆匆的施一公校友离别母校。他的到来让师生欣喜期待,他的启程让大家眷恋难舍!家乡在他的心里,母校在他的心里,肩负国家崛起、民族复兴梦想的施一公校友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重!他传递给大家的正能量,他对母校的深情,将会使许多学生受益终生!我们将深深铭记今年的相聚,也更真诚期盼着下次的重逢!我们为杰出校友的赤子之心感动,也祝愿他永远身体健康!书写更加华彩的人生!
为全校师生作题为《人类永恒的追求——科学与艺术》的专题报告
讲解生命科学现象
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
报告后同学们把施学长包围了!
给高一理科实验班的同学们上课
给高二理科实验班的同学们上课
课堂如此生动有趣
同学们积极提问
签这里吧,更有纪念意义!
校友给我们写寄语
我们一起笑一个!
一起吃饭的路上还有讲不完的问题
边吃边交流
和竞赛主教练、理科教研组长座谈
和与会教师合影
接受校园电视台专访
学生代表提问
马玉霞校长、施一公校友和同学们合影
学校领导和施一公校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