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2012年5月21日B18、19版刊登了记者吴战朝、王灿专题文章《“家实验”,“甲中原”》,现转载如下:
“家实验”“甲中原”
——解读河南省实验中学
□记者 吴战朝 王灿
核心提示
从1957年创建至今,河南省实验中学已经走过了55个春秋。进入2012年,学校按照“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提高,争取每一位家长的理解,争取社会广泛的认同”的办学理念,在素质教育和升学指导两个方向之间求平衡、求创新、求发展,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省实验,用心解读实验特质。
【上篇】: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保送生:] 学校像家一样
“省实验就像家一样,校训就是‘异想天开,脚踏实地’。我个人总结是,‘精神上放松,学习行动上紧张’。” ——省实验清华保送生 田源
当同龄人都在埋头苦学备战高考时,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学生田源已经在轻松预习大学课程了——他已经被保送进清华大学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系。
从初中开始,田源就是省实验的一名学生。在他看来,六年中,他在省实验学到的东西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第一,通过六年的学习,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我最为看重的。第二,学校的人文环境能塑造出非常好的品质,让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持续进步。第三,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是住校生,学校管得比较严,生活习惯也非常好。第四,全面发展。我们学校课余有很多活动,比如刚刚结束的模拟联合国大会、青春飞扬辩论赛、艺术节活动等,还有很多学生社团,比如实验天空广播站、星空文学社、心理剧社、科技与环保俱乐部等等。我自己就报名参加过校园广播站的选拔,可惜竞争太激烈了,没选上。”回忆起以往的“糗事”,田源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田源介绍,郑州名高中众多,但中招考试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省实验。“省实验就像家一样,校训就是‘异想天开,脚踏实地’。在这里学习感觉很快乐,课余时间还能打打球、练练乐器什么的。我个人总结是,‘精神上放松,学习行动上紧张’。”田源介绍,虽然身处竞赛班,每个同学都出类拔萃,但班级里一直呈现出“和谐竞争”的氛围。他举例说,竞赛课上,老师都把课堂交给同学们,请大家踊跃上台发言交流。“经常出现一道题,精彩解答越来越多。到最后,先上台讲的几个同学都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的方法太繁琐,于是心里憋足一股劲,下次一定要找出更好的解题方法。有一次,我讲完一道题目,老师说是对的。但有个同学就站起来指出,我做的是错的。大家一讨论,发现就是错的。那天老师特别高兴,鼓励我们一定要多思考、多交流,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迷信权威。”田源说。
[偏科生:] 老师像导师一样
该校新推出的“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每位教师重点联系几个学生,定期抽时间和学生沟通交流,引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抓好落实。
“初一、高一刚开学,都会有个适应期,学习成绩上也有波动。但是因为老师及时引导,加上自己比较努力,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田源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这方面,该校高二学生张昀普更是深有体会:高一入校时,他的成绩在班里排名30多位,属于中等偏下;经过一年多努力,前不久的期中考试,他排名第六,昂首进入班级的“第一梯队”。
其中的秘密之一,就是该校新推出的“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具体来说,学校为每位教师发放了《教师联系学生记录本》,要求每位教师重点“看护”几个学生,定期抽出时间和学生沟通交流,一方面切实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真正关注、关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抓好落实,指导、帮助学生矫正行为上的偏差,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我英语不好,150分卷子,原来只能考90多分,但是班级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都能拿到140多分,一下子差距就被拉开了。”张昀普回忆,上学期开始,先是生物老师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之后,英语老师又负责具体提高他的英语水平。
“我英语底子比较弱,不爱读,也不喜欢和老师交流。老师有意加强了和我的联系。让我下课后去她办公室,背英语、默单词。我和另外几个同学还成立了一个英语兴趣小组,每天都要找英语老师陪着学习一段时间。现在,我的英语基本能考到110分以上,整体排名也提高很多,父母特别高兴。”张昀普介绍,班里几乎每位同学都通过“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受益,成绩普遍提高不少。
“想象当中,高中生活应该很苦很苦。现在看来,我的生活还比较丰富,课外还能经常打打球,比初中时候还轻松一些。”张昀普说。
[竞赛生:]学习像做研究一样
三年的竞赛学习,我们幸福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竞赛学习就像做研究一样有趣。——省实验北大保送生 谢宇聪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学科竞赛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有盛名。“我们对竞赛生的培养一直坚持学科突出、学有余力、兴趣第一的原则,既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更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摒弃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保证培养的有效性、科学性。”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说。
据教务处负责人介绍,省实验中学以“理科实验班”和“宏志班”为载体,在全省范围内招贤纳才,培养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学生,具体目标是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高校)、夺取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为人类科技文明、社会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经过一批业务精湛、无私奉献、全国一流的学科竞赛主教练队伍的精心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理想和潜质、有突出才华、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脱颖而出,为我校、我省、我国争了光。
已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的谢宇聪同学说,三年的竞赛学习,他们没有叫苦叫累,而是幸福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竞赛学习的过程,就像做一项研究一样有趣,就像攻占了一个个山头一样酣畅淋漓。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更多的是创新思维,强占巅峰的喜悦。“而且我们还文武双全呢,我还获得了校园辩论大赛最佳辩手奖!”物理竞赛生、已保送到中科大的马铭远同学自豪地说。
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奥赛冠军,创造了数不清的“第一个”:
1986年,省实验方为民同学代表中国队获得第2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这也是我国在世界上获得的第一块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04年,岳衎获得河南省第一块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08年,杨纪元收获我省生物竞赛史上第一枚国际级奖牌;
2011年,姚博文获得第5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
据统计,2004年至今,省实验共有522人获竞赛省一等奖(有保送资格),169人进入全国决赛并获奖,2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以上各项数据均居全省第一。
[国际班学生:] 在国内学习像在国外一样
八年来,中加班连续六届毕业生全部被加拿大、美国等国的一流大学录取,实现了对多伦多、麦吉尔等所有加拿大顶级大学的批量输送,同时还问鼎了与哈佛齐名的伯克利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70%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学金。
连日来,实验中学国际部喜讯不断,截至5月18日,2012届中加班184名毕业生共收到国外一流大学553份录取通知书,平均每名毕业生被三所以上大学“哄抢”;中日班周颐纶、邓敬元两名同学被世界名校日本早稻田大学录取。
据了解,2003年,省实验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国际部,面向全省招收优秀学生,旨在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国际视野,能够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高素质国际型人才。目前,该校国际部有中加(含美国AP高级课程)、中日两个项目,现有23个教学班,26名外籍教师,在校学生800余人。
国际部主任牛老师介绍说,中加项目系省教育厅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签署的政府教育友好合作项目。学生入学后注册中加两国高中学籍,学习中加两国高中课程。外方课程使用加拿大原版教材,由外教全英授课。学生毕业后获中加双高中毕业文凭,免预科直升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大学。中日项目是与日本关西语言学院合作办学。学生学习两门外语,日语为第一外语,英语为第二外语。毕业生凭日语等级考试成绩和国内高中课程成绩赴日留学,也可直接申请日本大学。
八年来,中加班连续六届毕业生全部被加拿大、美国等国的一流大学录取,实现了对多伦多、麦吉尔等所有加拿大顶级大学的批量输送,同时还问鼎了与哈佛齐名的伯克利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70%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学金。中日班每届毕业生签证率100%,多名同学被早稻田大学、大阪大学等日本名校录取。201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在强化外方课程的同时,增设中国文史哲必修课,以培养能够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国际部主任牛老师说。
国际部中外双方教师合影
[中篇:]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提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过,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省实验中学注重从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入手,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提高。
什么是师德?马玉霞校长认为,师德的内涵就是“学识和品德”,教师要兼具学识和人格魅力;师德的表现就是“言传和身教”,教师要努力做社会道德的标杆;师德的核心就是“大爱和责任”,教师要真诚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校特别重视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重视师德标兵的榜样作用。
省十大师德标兵杜瑜身上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杜老师带领学生曾赴吉林大学参加全国比赛,就在这个时候,母亲遭遇车祸去世了。那是一个傍晚,接到哥哥打来的长途电话,他一个人躲到卫生间大哭了一场。杜老师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哥哥在电话里命令他立即返回。可几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学生怎么办?他作出了痛苦的决定:留下来。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得知此事后,被深深地感动了,当即决定让另一位老师火速飞赴长春,并把杜老师“押解”上回家的飞机。
实验中学以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力抓手,深入、持续地推进“有效教学”改革,坚持以教学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以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教师,以教学改革的过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以教学改革的硕果促进教师增强业务能力。同时明确提出:有效的前提是兴趣,有效的根本是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要求教师们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工夫,在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上下工夫。变“备课”为“教学设计”,变“作业布置”为“作业设计”,“设计”的核心就是“有效”,真正做到教师上课,有效理念先行,学生作业,有效意识贯穿始终,让学生课堂不瞌睡,让作业布置不再随意。
“我们欣慰地看到,这一教学改革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教师的有效教学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师生正常休息时间增多了,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了。”教务处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起,该校开始举办“实验大讲堂”,先后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郑州市教育局田保华副局长、中国科技大学黄吉虎教授等知名专家教授为教师做专题报告,使老师们及时了解前沿教改动态,促进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反思、指导日常教学。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指导各学科定期开展“专题小论坛”,组内加强合作,促进交流。大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激励教师形成“教学能手、专长突出、吐故纳新、学养深厚”的职业规划。
据了解,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该校还将建设汽车模拟驾驶室及数字星球教室各一间,其中汽车模拟驾驶系统设备费约36万元,数字星球系统设备费约50万元,共计约86万元。此举意在长远:可推进学科教学和科学素养拓展教育,满足学校教学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焦文韬表示,该校的办学理念,凸显的是一种教育家办学、学者型校长治校的胸襟和气度,是实验中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教育本真的回归。
马校长率领学校骨干教师到陕西师大培训
[下篇:]争取每位家长理解,各界广泛认同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成长和成才还给学生”,“把长远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还给学生”。省实验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培养学生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特长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创造幸福人生打下基础。
多年以来,省实验的中招高招成绩优异,竞赛成绩全省领先,国际教育独树一帜,艺体教育百花齐放。学校成为北大、清华等高校优质生源基地,被北大、清华等高校确认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
“省实验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我们很欢迎这样的学生。”一位高校领导对记者说。
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很多都成为行业内的标杆性人物:郭云飞,1980届毕业生,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专家组组长,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施一公,1984届毕业生,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河南省冠军,著名旅美生物学家,因破解分子生物学前沿课题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首位华裔终身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中科院提名院士;邸烁,1986届毕业生,美国微软公司亚洲研究院研究员,著名国际网站谷歌公司软件设计师;海霞,1986届初中毕业生,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何珊,2001届毕业生,荣获全国高中组英语演讲辩论比赛一等奖,受到哥伦比亚总统亲自邀请到该国留学……
“好久没看到孩子的笑容了,省实验给了孩子自信,感谢省实验。”一位新学期刚转入该校的学生家长说。
今年以来,北约、华约、卓越联盟等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都不约而同把考点设在省实验中学。来自浙江、山西、湖北、河北及省内教育机构和学校的领导教师纷纷组团到该校取经,5月份还接待了全省近百名校长到校考察。一位校长撰文写道:看到校门口白色的大理石上赫然八个大字:异想天开,脚踏实地。顿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那深色的大理石在我眼中也幻化成了各种影像:慈祥的学者、亲切的老师、关爱的父母、深情的朋友……我去过不少学校,看过不少校训,从没有这种感觉——一种浸入内心深处的温暖。这一刻,我分明感受到了爱的温度,教育的温度。“异想天开”关于心,“脚踏实地”关乎行,体现了学校对学生作为“人”的关注和尊重,更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终极关怀。鼓励异想天开,就是鼓励大胆想象、鼓励独特的思维、鼓励个性化思考。允许“虚”的存在,才可能衍生出富有创意的“实”来,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精神是自由的,心灵是自我的,由此,方能培养出“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社会公民。
记者还注意到,每到中高招前夕,省实验的学生备受高校青睐,省实验的教师备受各大媒体追捧,省实验的特质在师生身上发酵。省实验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它的品格得到社会认同。我们相信,在先进而又务实的办学理念指引下,省实验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河南省实验中学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