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灿灿,映照教研深耕之路;金风飒飒,和鸣课堂思维之声。为搭建成长平台,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实现集体智慧,11月3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组“星空新秀”优质课比赛及研讨系列活动在阶梯教室继续进行,活动由教研组长张云佳老师主持,高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观摩。
在优质课展示环节,本部高一语文组冷亚楠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冷老师凭借用心的准备和扎实的基本功,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准确清晰的问题,逐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赏析,最终实现课堂目标的达成,也使学生获得了真实难忘的学习体验。
冷老师以知人论世为起点,让学生们在整体诵读和教师范读中初识文本,在深邃浑成的汉语音韵中体悟情感。随后冷老师就各联内容特点提出层层问题。颔联的思考问题——为什么使用“落木”而不是“落叶”,写长江是“来”而不是更常见的“去”,更是将学生引入文本深处。在学生分组讨论环节,冷老师在旁认真聆听,适时点拨答疑。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对“悲”的内涵理解,对“诗圣”杜甫伟大人格的感知。本节课不止停留在对一篇一文的赏析阅读,还将视野扩展到同作家的不同篇目,以文学短评的方式做到读写结合,加深对杜甫“悲秋”特色的理解和认识。整堂课内容丰富充实,设计精心巧妙,层层深入,充分显示出冷老师的专业素养。
课后,王成老师、刘子晗老师及张云佳老师等语文组资深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积极展开评课,给予青年教师专业的认可和鼓励,同时精准诊断、提供改进意见,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不断优化教学实践,促进校本教研,实现教育智慧的代际传承。
本部高一备课组长王成老师认为冷亚楠老师设计有深度,内容丰富;问题紧扣目标,层层深入,结构清晰;在多文本比较中强调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重点突出。他从课堂细节中高度肯定了冷老师教学理念和专业性:课前积极引导学生预习、调整学生坐姿,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生成,冷老师充分尊重鼓励了学生的主体性。
高级教师刘子晗老师肯定了冷老师这堂课设计用心,结构清晰,紧扣教学目标,课堂容量大,从诵读到赏析到写作,5个学生分享他们的文学短评作品。刘老师还表扬,冷老师的板书书写大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同时,刘老师也建议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的讲解后置,放在学生对诗歌本身有了较充分的理解之后,这样会有更直观深入的理解。分析“八悲”时,课堂进度较快,在关键部分应该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达。可以将《望岳》和《登高》对照起来,可以清晰看到,从青年到晚年,杜甫的情感世界和诗歌创作发生的巨大转变,如此这样学生对于作者本人及诗歌情感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中原教学名师、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张云佳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总结点评:冷老师踏实用心,导学案设计内容丰富,细心讲究;基本功扎实,语调抑扬顿挫,情感充沛;课堂设计充实,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这节课还可以优化课堂环节的时间安排,明确阅读课课型,延长阅读赏析的时间,写以促读。另外,作为一节公开课,它还需有一定的创新性,尤其在任务群和情境设计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的分联依次赏析,勇于实践迭代,增加教学活动,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张老师的点评精准到位,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可见其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深切期盼。
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本次公开课比赛既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精准检验,更是对他们专业成长的一次有力助推。一次次的公开课,是青年教师在高度自觉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教学成长之路上重要的一环。高中部全体语文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提升团队整体水平,为我校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