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跨校听课促成长 携手研教共前行
跨校听课促成长 携手研教共前行
发布日期:2025-11-17 来自:本站

113日,各校区历史教师齐聚北校区开展联合教研,共同观摩了七年级薛意歌老师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与八年级张梦真老师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两节课堂。此次活动旨在以观促教,以研促优,在交流中共谋成长。

薛意歌老师的课堂“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的思辨问题导入,巧妙串联起“天下苦秦久矣”到“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逻辑主线,立意深远,结构严谨。课堂通过两大活动落实核心素养:其一,创设史料角色闯关,学生亲历严苛秦法,深刻感知“天下苦秦”的民生之艰;其二,学生自编自演《大泽乡起义》,借助“鱼腹丹书”等典故与历史地图,生动阐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起义过程与伟大意义。在合作探究秦朝速亡原因时,学生从多维度展开史论结合的分析课程最终升华至“人民至上”的价值立意,并首尾呼应,以秦始皇评价为例,自然提炼出“一分为二、立足时代、史论结合”的历史人物评价方法。整节课史料丰富,情境生动,立足课标和学情,实现了思维升级与家国情怀的有效融合,是一节富有启发性与感染力的优质历史课。


张梦真老师的课堂以气势恢宏的九三阅兵场景为导入,通过展现现代中国军队的强盛风貌,自然引出“缔造并领导这支军队的中国共产党从何而来”的核心命题,以震撼的视觉对比直接将学生带入建党历史的探究情境。课程体系严谨,紧扣课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程通过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入解读,使家国情怀的培养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相得益彰。在教学创新上,“一大代表精神名片”作业引导学生与革命先驱展开青春对话;历史情景剧《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则巧妙链接国家叙事与郑州本地“二七”历史,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感受历史的脉搏。整堂课以“青春”为主线,从当代阅兵式的新时代风采,回溯到建党伟业与工人运动的青春呐喊,生动诠释了不同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成功激发了学生对自身使命的思考,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深层育人价值。

历史组老师在评课中,就史料选取的典型性与教学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如何在课堂实践中更有效地践行与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分享了各自见解,交流氛围热烈。评课环节结束后,全体历史组老师与北校区领导一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