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掌握课堂管理、教学设计与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音乐教研组于2025年11月4日至5日,组织全体教师观摩了马睿苒、陈奕璇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并开展集体评课研讨。通过课例分析与专业研讨,引导新教师将音乐专业知识有效转化为学生喜爱、教学逻辑清晰、艺术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生动课堂,切实推动新教师在实践反思中实现专业成长与教学能力提升。
第一节是由马睿苒老师讲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梁祝》赏析,教学内容围绕着能听辨“爱情主题”、“同窗三载”、“英台抗婚”等音乐片段,从音乐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片段中的速度、节奏、音色(乐器)等,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发展相联系。并在教学中加入了自己专业的展示。

第二节是由陈奕璇老师讲的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歌曲《鸿雁》,教学目标围绕能够用自然、悠远的声音演唱《鸿雁》,了解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音乐以及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讲解一段体的曲式结构,同时运用简单的肢体律动(如模仿鸿雁飞翔),从而感受蒙古族的舞蹈。
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中,教研组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细致评议。音乐教研组长楚贺老师首先发言,他肯定了授课教师教学目标明确、范唱与范奏生动富有感染力,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他也中肯地指出,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加强逻辑性与梯度感,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更有效地支撑学习目标的实现。此后,其他教师纷纷各抒己见,研讨气氛热烈,提出了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相信在评课磨课的过程中,不仅是新教师的教学技艺得到打磨,也使整个音乐组团队的教学能力得以增强,最终奏响的,将是整个学校音乐教育水平提升的华美乐章。
撰稿人:楚贺 贾佳
摄影: 贾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