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新师赛课磨真技,研途共进谱新篇
新师赛课磨真技,研途共进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5-11-17 来自:本站

时入深秋,学韵绵长。为深耕课堂教学,锤炼师资队伍,点燃学子求知火花,2025113日,我校本部校区七年级英语组王梦妍、柴豫南两位青年教师,在2025“星空奖”(教学新秀)的赛课舞台上竞展风采。她们以精妙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课堂互动,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教学展示与思维碰撞,有效启迪了学生智慧。

“Family is love, and love is magic.” 伴随着充满温情的总结,王梦妍老师的以“ We’re Family ”为主题的英语公开课圆满落幕。本节公开课的授课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2 We’re Family!(Section B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1a-1d; 3a-3c).

课堂上,老师通过趣味互动、视频赏析与实践创作,让学生们在轻松氛围中提升英语能力,同时感受家庭的温暖。

课堂伊始,老师以热情的问候和一首富有节奏的Family Chant”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随后引出主题we’re family”。为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电影《魔法满屋》中的神奇家庭,播放1分30秒的片段后,通过提问“视频讲述了什么?”“米拉贝尔的家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回顾内容,快速融入课堂情境。

紧接着,课堂聚焦“家庭档案”这一核心内容。老师以莉莉的家庭分享为例,逐步拆解家庭档案的构成:先引导学生观察档案包含的基础部分,再将介绍内容按彩色标注分为三类,帮助学生理清结构;随后通过“标注照片人物”“判断对错并改正”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文本,期间还创新地将文本结构比作“汉堡包”,用“顶部面包”“中间馅料”“底部面包”分别对应档案的不同板块,生动易懂。

最受学生欢迎的当属“制作专属家庭档案”环节。老师分五步引导学生创作:从“你是谁”“家人有谁”“家人在照片中的位置”,到“家人的性格与爱好”,再到“对家庭的感受”,每个步骤都以WH-疑问句式梳理思路,学生们积极举手领取纸张,认真书写自家故事。创作完成后,“展示时间”如期而至,学生们主动上台分享,老师和同学共同为分享者打分,课堂氛围热烈。


课程尾声,老师布置了必做与选做两类作业,并以温情话语收尾:“爸爸擅长修理家中物品,爷爷为家人创作乐曲,妈妈是家里的‘顶级厨师’——这些日常虽平凡,却因爱充满魔力。”这堂英语公开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家庭主题的英语表达与文本结构,更以细腻的情感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家庭之爱的珍贵,实现了语言学习与情感教育的双重收获。

课后,两位前辈与授课老师展开深入交流。他们首先肯定了课程的亮点:“以‘家庭’为情感纽带,将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既让学生掌握了家庭主题的英文表达和文本结构,又传递了家庭爱的意义,实现了语言能力与情感教育的双重目标。”同时,也提出了细致和宝贵的建议: 课堂应注重让输入更具有有效性,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得到训练并提高。授课老师认真记录,坦言“前辈的点评精准且实用,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清晰方向”。

这堂英语公开课,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教学实践,更是一场跨越经验的专业交流。在两位前辈的指导与赋能下,授课老师对“如何让语言课堂更有温度、更具实效”有了更深的思考,而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英文知识,更是对家庭之爱的珍视——这份双向的成长,正是公开课最珍贵的价值。

2025113日,柴老师围绕“家庭”主题,基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2 Section B的阅读素材,呈现了一节以“家庭成员描述”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阅读课。本节课别出心裁,将一张来自爱尔兰女孩Lily的家庭合照和对于家人描述的短文转化为贯穿始终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实现从理解到表达的顺利过渡。

柴老师以独具匠心的文化链接作为课堂导入,并未直接呈现课文内容,而是从学生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哪吒切入,巧妙设计猜人物游戏,此举瞬间点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借助已知文化背景轻松切入哪吒的家庭成员。在学生们踊跃参与后,柴老师顺势引导:“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新朋友Lily和她的家庭。” 这一设计通过“从中国老朋友哪吒到国际新朋友Lily”的自然过渡,既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新知学习搭建了稳固支架,更赋予了语言学习文化沟通的深度与趣味,为接下来的阅读任务做好了扎实铺垫,也为后续的信息获取活动做好了铺垫。

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围绕一张照片和一段文本层层展开。柴老师设计了逻辑紧密层层递进的任务链。首先,学生快速阅读,完成图中人物的家庭成员称谓标注(Label the people),训练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判断正误(T/F)并“回归文本找证据”的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培养严谨的阅读习惯。

之后通过第二遍的文本阅读,柴老师引导学生超越零散信息,共同提炼并板书出Lily描述家人时所涉及的多个维度(如外貌、性格、爱好、表达爱的方式等),帮助学生构建“如何介绍家人”的语义图式,为语言输出搭建了清晰的脚手架。

在语言学习之外,柴老师特别注重挖掘文本的情感内涵。她通过提出 Why do Lilys grandparents say that (para 3) to all?Is that a bad lie等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互动,将语言学习自然融入对“家庭之爱”的理解中,体现了学科育人的深度。

评课教师明老师认为,本节课实现了阅读策略训练与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明老师建议后续可进一步增加学生基于自身家庭照片进行个性化展示的环节,让语言的“输出”更具独创性和情感温度,从而将“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落到实处;More challenging questions 环节可以设置引导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初中英语组教研组长王丽蕴老师建议在环节过渡时进一步精简指令,加快节奏。例如,在判断正误(T/F)活动后,对答案的过程可以更紧凑,将节省出的时间更多地分配给最后的开放性输出和展示环节,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表达;在最后的“Describe your family member”环节,可以丰富展示和反馈形式。例如,在学生结对练习后,可邀请几位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评价(如“What do you like about his/her introduction?”)。这不仅能增加展示的趣味性,更能训练学生的倾听与反馈能力,让课堂互动从“师生互动”走向“生生互动”,更具深度。

期“星空奖”教学竞赛已顺利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不仅助力参赛教师尽展才华、提升技能、突破自我,也为观课教师提供了博观约取、交流共进的良机。英语教研组成员在互学共研中凝聚智慧,于思维碰撞中激发灵感,进一步营造了以教带研、以研优教的积极风气。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愿全体教师在育人征程上持续积淀,笃行不怠,共赴教育新程!

文字:王梦妍、柴豫南

摄影:张静超 田丽娜

审校:王丽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