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展示图片
10月9日,社团学子以“创意地球仪制作”为核心任务,结合地理课本知识展开实践。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选用多样材料打造独特作品:有学生借助3D打印机精准打印地球仪球体,呈现出细腻的球面纹理;有学生以彩泥为原料,先捏制出圆润的地球球体,再用不同颜色的彩泥细致粘贴出各大洲轮廓,色彩鲜明且辨识度高;还有学生巧用日常材料,用塑料杯盖子制作稳固的底座,以铁丝缠绕搭建地球仪的轮廓支撑;部分学生则选择乒乓球作为球体基础,在表面清晰标注经纬线与海陆分布,将简约与实用巧妙结合。各类作品既符合地理知识逻辑,又充满个性创意,展现出社团学子的巧思与素养。

部分精美地球仪展示
10月17日,所有参赛作品完成上交。社团评审小组依据“科学性、制作工艺、创意与美观、知识运用”四大维度对作品进行严格评选,重点核查经纬线标注准确性、海陆分布合理性、材料运用创新性及整体工艺精细度,最终筛选出一批优质作品进入社团展区展览环节。
学生评审过程
展览期间,优质作品在社团专属展区集中陈列,吸引了七年级师生前来参观。大家围绕不同作品的材料选择、创意设计展开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地球仪知识的理解。
此次活动不仅让社团学生在亲手制作中巩固了地球仪原理、经纬线分布等核心地理知识,更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意识与实践热情。未来,社团将继续聚焦“实践+创新”的活动理念,开展更多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主题活动,助力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学科魅力,提升综合素养。
学生感言:
乒乓球地球仪创作者陈同学:“我用乒乓球做球体,因为它轻便又好上色。在球面上画赤道和本初子午线时,特意用尺子比着画直线,还在旁边标了纬度和经度的度数。看到自己画的太平洋、大西洋在球面上‘连’起来,突然就理解了‘地球是个球体’的含义—— 以前课本上的图是平面的,亲手做的立体地球仪让知识‘活’了!
撰稿:郭卓
摄影:郭卓 李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