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研思践悟新课标 赋能物理新课堂 ——河南省实验中学英才校区国培观摩课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研思践悟新课标 赋能物理新课堂 ——河南省实验中学英才校区国培观摩课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发布日期:2025-10-20 来自:本站

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落实“国培计划”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与备考指导能力的核心目标,2025年10月16日下午,由郑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河南地区中小学教师观摩课活动在河南省实验中学英才校区顺利开展。来自省内各地的百余名中小学物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齐聚一堂,通过现场观摩优质课、参与专业评课、聆听中考备考讲座,共同探索物理教学“从课堂实践到升学备考”的完整路径,为区域物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河南省实验中学英才校区物理组带来的三场活动层层递进、干货满满,赢得参训教师一致好评。


河南物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齐聚省实验英才校区观摩课现场

卓越课堂,引领风潮】实验赋能,让物理知识“看得见、摸得着”


初二物理赵鑫欣老师《汽化和液化》观摩课展示

“大家观察气球,它慢慢膨胀起来了——这些气体从哪里来?”课堂伊始,英才校区初二物理教师赵鑫欣以“气球膨胀”演示实验为切入点,用生活化的现象引发学生好奇,自然引出“汽化”的核心概念,瞬间激活课堂氛围。这堂《汽化和液化》观摩课,始终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将抽象的物态变化知识转化为可操作、可观察的实践活动,完美诠释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学生课堂动手实验操作环节

“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探究环节,赵老师打破传统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模式,让学生分组操作—用温度计监测水温、用秒表记录时间,细致观察沸腾前“气泡上升由大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由小变大”的差异。更具创新性的是,她引入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将“酒精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的规律以动态曲线呈现,不仅突破了人工记录的误差局限,更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直观理解物理规律,培养了科学探究与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创新性和技术的深度融合

针对“蒸发”知识点,赵老师同样立足生活:通过“医生用酒精擦皮肤消毒时为何感到凉爽”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温度计测酒精蒸发温度”小活动,让学生亲手感知“蒸发致冷”的作用;再结合“游泳后出水觉冷”“狗伸舌头散热”等实例,将抽象知识与生活场景深度联结,让学生明白“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整堂课以实验为纽带,以问题为导向,既让学生掌握了“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等核心知识,更培养了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参训教师呈现了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活力”的物理课。

【深度剖析,共谋发展】精准把脉,探寻课堂优化的“金钥匙”

初二物理邱娜老师评课

“一堂好课,既要看得见亮点,更要找得到可优化的空间。”观摩课结束后,河南省实验中学英才校区初二物理备课组长邱娜展开专业评课。她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分析,既充分肯定课堂优势,也客观指出改进方向,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如何评价一堂好课”“如何打磨优质课”的专业思路。

邱老师指出,赵老师的课程目标明确,内容设计逻辑严密,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赵老师还巧妙地将生活实例融入课堂,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这堂课的核心亮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传感器的运用让实验从“定性观察”升级为“定量分析”,既提升了实验精准度,也契合现代物理教学“数字化、精准化”的趋势,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的核心规律;二是生活与知识的紧密联结,从“纸锅烧水”解释沸点特性,到“狗伸舌头”解读蒸发致冷,每个实例都贴近学生认知,有效降低了抽象知识的理解门槛,真正实现了“让物理走进生活”。

同时,邱老师也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如增加多媒体资源、学生自主探究环节以及课堂即时反馈机制等。细致入微的点评与可落地的建议,让参训教师深刻感受到“评课不是挑错,而是共同成长”的教研温度。

【前瞻视野,备考有方】靶向备考,构建中考复习“科学体系”

“课堂是教学的基础,备考是升学的关键。”随后,河南省实验中学英才校区初三物理备课组长陈新老师带来《中考命题趋势分析和复习备考策略》专题讲座。陈老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中考命题研究,深入剖析了2026届中考物理的命题趋势,并提出“三轮复习”策略,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细节”的备考指导。

陈老师指出,2026届中考物理将延续“难度稳中向易、试题结构稳定、对标课标、创设真实情境体现学以致用”的特点。数据显示,近四年河南中考物理平均分稳定在46.41~49.20分,难度系数保持在0.66~0.7,无偏题怪题;命题严格依据课标,绝不超纲(如规避“相对速度计算”“复杂滑轮组计算”等超标内容);试题情境多源于生活与实践,如“制作柠檬饮料(物态变化)”“机器人运动(电与力学综合)”“植树抬水(杠杆)”,重点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一趋势,陈老师提出“三轮复习”实施方案: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紧扣课本全面梳理知识点,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按“内容版块”(如声和光、运动和力)或“题型”(如实验探究、综合应用)划分专题,集中突破重点难点,例如“综合应用题专题”可聚焦“交通工具类”“克服重力做功类”题目,总结“找已知量—定公式—算结果”的解题思路;三轮复习“查漏补缺”,通过限时模拟训练提升解题速度与准确度,针对“单表法测电阻”“电路故障判断”等薄弱环节专项补练,整理错题本避免重复失误。

此外,陈老师还针对实验探究题、作图题等高频题型给出具体指导:实验题需掌握“器材使用、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作图题需牢记“规范标注、细节严谨”(如力的示意图需标箭头与符号)。详实的数据分析、清晰的复习框架、实用的解题技巧,让参训教师对中考备考有了更清晰的方向,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可直接落地到教学中”。

结语以研促教,共绘物理教育新蓝图

从赵鑫欣老师“实验赋能的生动课堂”,到邱娜老师“精准专业的评课指导”,再到陈新老师“系统科学的备考讲座”,此次国培观摩课活动构建了“教学实践—评价反思—升学备考”的完整闭环。参与活动的骨干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所学融入日常教学,把“实验育人、生活融课、科学备考”的理念传递到更多课堂,既让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也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河南省实验中学英才校区黄德怀校长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通过更多此类教研活动,搭建区域教师交流平台,助力河南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共同推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文字:邱娜

图片:张军巍

审核:黄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