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以变破局 以行致远 ——我校历史教师参加2025年河南省统编版新教材培训并作成果分享
以变破局 以行致远 ——我校历史教师参加2025年河南省统编版新教材培训并作成果分享
发布日期:2025-09-30 来自:本站

秋阳澄澈,学意正浓。2025年9月22日下午,一场凝聚智慧、启迪思维的历史教研成果分享会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历史教室温暖启幕。我校高瑾老师作为代表,将在河南省初中历史统编版新教材培训会中的深度学习与思考,转化为一场精彩纷呈的汇报,与全校历史教研组同仁共研新教材,共话新教学。

高瑾老师的分享以“识变·应变·求变”为清晰脉络,层层递进,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洞察,又有贴近地气的实践智慧,为与会教师绘制了一幅新教材教学的“导航图”。


一、 识变:深研教材,明析新章之“魂”

高瑾老师首先带领大家深度解读了新教材的修订内核。她以精炼而优美的语言指出,新教材犹如一部立体的育人画卷,展现出四大特色:

立意高远,铸魂育人:更加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引领如盐化水般融入史实叙述,凸显历史学科培根铸魂的独特使命。

哲思为核,科学认知:通篇深化和渗透唯物史观,致力于为学生搭建科学、辩证的历史认知框架,引导其洞察历史规律。

素养为纲,结构优化:紧紧围绕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精心重构内容体系,使知识脉络更清晰,素养落点更精准。

以生为本,形式焕新:版面设计与栏目编排更具亲和力与启发性,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历史课本成为学生爱看、乐学的“智慧宝典”。

二、 应变:聚焦课堂,探寻教学之“策”

如何将新教材的理念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实践?高瑾老师提出了四条充满创见的“行动路径”:

1.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华丽转身:倡导教师跳出“照本宣科”,做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者,基于学情进行整合、拓展与重构,让教材为“学”服务。

2.让史料探究成为课堂的“新常态”:强调让史料走入每一节课,引导学生在实证与辨析中“触摸”历史,培养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严谨态度与解释能力。

3.以情境与问题点燃思维“引擎”:建议精心创设富有张力、贴近学生的历史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驱动学生在思辨与探究中深度学习。

4.激活栏目功能,优化学习“动线”:充分挖掘并活用教材中各栏目的教学价值,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支架,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

三、 求变:教师成长,铸就育人之“能”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呼唤,高瑾老师勉励全体同仁主动求变,实现自我赋能:提升教育站位,心怀“国之大者”;精研课标教材,做到“心中有纲,教学有方”;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探索新模式;坚持终身学习,在交流与反思中行稳致远。

四、 聚力:组长引领,明确前行之“径”

汇报结束后,我校历史教研组长对高瑾老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组长总结道,本次分享不仅是一次精准的“信息传递”,更是一次深刻的“思维激活”。组长结合汇报内容,对全组教师提出了下一阶段的教研与教学要求:

首先,“深学笃行,统一思想”。要求全体历史教师将学习新教材、新课标作为近期教研活动的核心,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准确理解修订意图与教学方向,形成育人合力。

其次,“深耕课堂,示范引领”。鼓励各位老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要勇于将今日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积极开设研究课、示范课,探索出可供借鉴的教学案例,在组内形成互观互摩、共研共进的良好氛围。

最后,“深化教研,久久为功”。强调要以此次新教材使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我组的教研文化,将“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体财富”,持续开展专题研讨、课例分析、资源库建设等活动,推动我组历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打造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历史教学品牌。

尾声:肩负使命,共育新人

组长的总结为全体教师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大家深刻认识到,新教材是新时代育人蓝图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我们肩负着引导学生“知来路、明方向、担使命”的光荣责任。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分享会为新的起点,不断更新理念,深耕教学,努力让历史课堂成为有深度、有温度、有宽度的育人沃土,为培养无愧于时代的栋梁之材贡献历史教育的磅礴力量。

图文 王梦娟

审核 朱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