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 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调研专家团队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调研专家团队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发布日期:2025-09-29 来自:本站

9月25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副主任赵宪志等专家团队一行到我校,就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实地调研。调研团队充分肯定我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的创新实践和相关应用场景,高度评价智慧餐厅管理模式具有全国推广价值。

聚焦创新:人工智能模型展现实验创新新平

调研会上,党委书记、校长王瑞校长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建设的整体情况。

随后,技术顾问白韩绍详细汇报了“只有实验”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背景与核心功能。该模型聚焦“教与学”痛点,积极响应“双休”政策下的教学需求,通过覆盖学习场景、突出素养发展的设计,发挥“立足校本、辐射全省”功能。

副校长彭双仓对“只有实验”人工智能模型的体系搭建和应用场景作了具体说明。他指出,模型不仅关注个性化学习支持,更强调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例如通过分析教学行为数据,为学生成长提供精准化指导,目前已在智慧体育锻炼、智慧心理教育、智慧餐厅管理等场景落地应用。

专家点评:五育融合与场景创新获高度认可

调研专家团队先后对智慧操场、心理健康中心、智慧餐厅驾驶舱、学科中心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进行实地调研,并深入点评、提出指导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玉顺指出,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场景“体现了走向五育融合的真实育人成效”,尤其以数学学科中心为代表的跨学科融合实践,清晰展现了“技术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他建议学校进一步推动“只有实验”大模型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合,通过闭环采集应用数据,实现个性化成长支持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面赋能。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新技术与行业发展处干部章鹏鑫肯定了学校“扎实的软硬件建设”,建议设立专属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工作室,系统整理智慧体育、心理、餐厅等典型案例并上传至全国平台,为其他基地校提供借鉴。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副主任赵宪志总结讲话。他结合全国其他基地校的调研情况,高度评价我校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工作成效,尤其是智慧餐厅管理和智慧体育设施设备均为“全国首见”,认为在校园餐整治背景下探索的餐厅智能化管理方案“具有极强的推广意义”。他同时表扬学校在校园足球、县中帮扶等领域的引领作用,认为领导班子对科技前沿的敏锐关注,是学校保持领先的关键。

锚定未来:深化融合,打造可推广的教育AI范式

针对下一步发展,调研团队建议学校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人工智能与科学实验、创客教育的融合,借鉴省外先进经验整理优秀毕业生案例;二是完善“只有实验”大模型的数据采集与个性化功能,强化AI基座的闭环应用;三是总结智慧餐厅等成功经验,形成标准化模式向全省乃至全国辐射。

党委书记、校长王瑞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融合,推动“只有实验”大模型在五育融合、跨学科实践、个性化培养中的深度应用,努力打造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河南样板”。

文字 | 焦文韬

图片 | 蔡曙光

编辑 | 焦文韬

审核 | 杜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