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南省实验中学承办的河南省第二届高中生社团文化节暨河南省实验中学社团文化节圆满落幕。金石社团在此次活动前积极筹备,活动时精彩展示,活动后交流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本社与省内其他社团就社团日常管理、社团活动组织及社团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不仅使得本社得以“见贤思齐”,收获了他社的优秀经验,也借此机会向其他社团展示了本社的深厚文化储备,有利于本社与其他社团间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在这次活动中,本社以“铁血烽烟——战争史观与和平智慧”“烟火万象——民俗传统与文化根脉”“方寸国脉——古代货币与经济文明”“翰墨千年——古典文学与文心传承”四个主题进行展示。
一、铁血烽烟——战争史观与和平智慧
“武者,以战止戈也。”战争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幽灵,人类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本次活动中本社以展示+讲解历史实物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述了20世纪以来战争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引导同学们反思战争恶果,抵制零和博弈,积极投身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列之中。
梁思源给观展人员讲解勋章背后的历史
张继佳给观展人员讲文献资料中的历史
吴潇给观展人员讲解收藏的兵棋及淮海战役
梁思源给观展人员介绍了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奖章、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英国皇家海军长期服役及优秀表现奖章、芬兰二级白玫瑰奖章、意大利圣莫里斯及圣拉撒路骑士团骑士级勋章、日本勋八等白色桐叶章、苏联劳动红旗勋章等各国勋章等。
张家陆介绍了德意志第二帝国1芬尼和10芬尼铜币、倭国双凤银币、魏玛共和国1芬尼铜币、苏联戈比铜锌镍币、法国大力神10法郎银币、汪伪政府1角铝币等各国硬币。
张继佳介绍了民国二十七年《婺源日报》《武装基干民兵团围歼空降之敌演习图》及相关资料、《中国近代史参考图片集》等文献资料。
吴潇利用《光荣之路》《星火燎原》《烈火燎原》这三款兵棋的向同学们全方面讲解解放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准备与进程、战争的结果与影响。
参加活动的同学不仅对于所展示的藏品非常喜欢,更是积极以问答互动的方式参与讲解活动。
通过这一主题的讲解,我们和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都更加坚定了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路线。当今世界是科技竞争的世界,但是发展科技并不是旨在在战争中获得技术优势,而是要继续发展生产力去探索更加浩瀚的星空。
由于参与活动的同学远多于预期人数,这更加锻炼了本社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也大大提升了社团成员的整体素养,加强了社团的团结与凝聚力。
二、烟火万象——民俗传统与文化根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文化何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仅是因为书籍文献的记载和传承,还有实物的印证。实物,是中华文化与民间习俗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融合、不断被演绎的“活文化”。本社在展示民俗物品时辅以讲述其制作工艺、用途,带领同学们领略民俗传统的魅力。
伍姝娴讲解非遗传承的收藏品(年画、剪纸、刺绣等)
社团分别通过展示开封木版年画、扬州剪纸(主题:梅兰竹菊+松鹤延年)、民间刺绣、陕西剪纸、钧窑瓷器邮票册、河南文化邮票册这些藏品向同学们展示民俗民风。通过对这些藏品的讲解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本社也与外校的老师交流了对于如何更深层次的提振河南传统文化以及如何更好的传播河南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见解。我们也要重视发扬其他省份的传统文化。如果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要首先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我们相信通过本次活动,将会有更多的同学会加入建设文化强国的行列中来。
社员收藏的钧瓷的档案资料员
伍姝娴介绍毛泽东书写的“人民日报”的题刊作
梁思源向老师们介绍收藏的邮票
梁思源向参展老师介绍苏联退役军人证书
三、方寸国脉——古代货币与经济文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窥见中华文明何以存续千年的密码,那么中国历朝历代的经济史就是无法避开的山峰。本次活动本社通过历代主要货币以管中窥豹,利用唯物史观,帮助学生洞悉古代中国文明发达所依赖的物质基础的密码。
古代货币始终是古玩收藏的一大项,但是本社却不局限于收藏赏玩古钱币,而是积极去探索这些钱币背后的历史。举办这次“方寸国脉——古代货币与经济文明”活动也是为了让更多同学去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史。许多同学也表示:“之前只是去关注这枚钱币的收藏价值大不大、市场价格高不高、版别稀有不稀有等方面,听了你们的讲解我也对于古代经济史更加感兴趣了。”
这次活动也让我们意识到:要更多的举行相关活动,以古钱币为媒介培养大家的历史思维。这也正是我们这个金石社团所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张家陆给观展人员讲解收藏的古钱币背后的历史演变
四、翰墨千年——古典文学与文心传承
社员张继佳、伍姝娴为大家讲解古典文学和书画文化的场景
此次活动中,本社给同学们展示了清末张翼臣抄本《学与古训乃有获》、民国二十三年《楚辞》、民国二十三年一套《东周列国志》、民国二十六年《春秋说志》等文学著作和一副张海四尺方心的书法作品。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学带给人的塑造是不可磨灭的。自古文史不分家,司马迁的《史记》何以与《离骚》并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孔丘、左丘明、欧阳修的春秋笔法又何以被广泛称颂?这些无不说明:历史与文学是息息相关的。故而作为历史性社团的我们也应该通过社团活动传播文学。通过这次活动有不少同学重新认识了我们:“以前以为你们只是一群古玩爱好者,没想到个个博古通今。”可见,这次活动也使得本社的社团文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实验中学承办的此次社团文化节,为我们学生社团提供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展示及交流平台。这必将使得各社团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正如唐宋的文化何以繁荣昌盛,其根本在于两朝的文化是包容的、是开放的,闭门造车是不会有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的。经过此次活动,我们社团将改进自身的不足并将我们学到的理念转化为适合本社的经验。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新的办社思想并将其运用在社团的日常运作中,这也正是在践行“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实验校训。
参展社员合影
赵晓莉老师和社员一起整理展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