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熠熠、微风初起的初夏,5月10日,外语角社团全体成员化身“文化探索者”,走进河南省第二届高中生校园文化节。在这场汇聚中原风采与国际元素的盛会中,我们带着三位外籍指导教师——加拿大的“爱心担当”Larry、菲律宾的“暖男家庭”由Ricardo与妻子Michelle、12岁爱探索的儿子组成,以及中方指导老师团队,共同上演了一场跨文化发现之旅!
外语角社团在校史馆前开启观摩社团文化节活动合影
向社团文化节出发
第一站:音乐无国界,剪纸藏乾坤。
我们的社团之旅始于9点整的强五广场,外教和我们在直径一米的大红鼓的旁,饶有兴致,敲鼓、讨论。
社团成员和外教在大鼓前感受时代的脉搏
“Hiiii,Larry!我们麻吉社团在唱《One Day》!我想唱给你听。”
麻吉社长谭舒天头戴可爱小象布偶,欢快地跑向我们,把我们拉到了麻吉社团现场。在吉他手、键盘手和哼唱歌曲的姑娘们面前,我们侧耳听。我想正好外教乐意听,主唱乐意倾心唱,这是最美好的开启一天的互动方式吧!
外语角社团与麻吉音乐社团在One Day音乐中相遇
转身踏入学校知名的剪纸社团,一场“剪刀下的外交”在Michelle和剪纸指导老师陈晨之间上演。剪纸社成员手把手教Michelle剪春燕书签,选书签、配红纸、对齐固定、先内后外的剪掉白色部分、剥离红色春燕、贴在白色书签纸上,一个有意义的自制书签就完成了。耗时半个小时,但却极有成就感。结束时,剪纸社团指导老师陈晨还把自己的剪纸作品书赠送给外教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物件。外教对于5000年历史文化能传承至今大发感慨,对自己手中的剪纸作品也着实喜欢。
在陈晨老师的指导下,外教和中方老师完成的“春燕书签”剪纸
第二站:扇舞翩跹,自信破冰。
在足球场上外地市区的社团展台前,外语角社团逐个观摩学习,首先就是地理社团,外教Ricardo问起了这个地层是哪里的模型,社长杨加霖赶紧开启流利的翻译。介绍的女生认真讲解,社长流利翻译,外教频频点头,文化的交流就这样展开了。
外教听社长杨加霖翻译讲解中国东南的地理地貌
两个姑娘的扇子舞吸引了外教们集体掏出手机记录中国的风情。只见绸扇忽如牡丹盛放,忽似流云舒卷,忽而优雅含蓄,忽而飒爽单脚独立。Larry激动地拉着指导老师追问:“How to snap open the fan?” 舞团老师现场教学,三位外教认真尝试,终于都“砰”的一声打开了扇子。
扇舞现场吸引了我们
外教纷纷学习开扇绝活
观察
传授技巧
成功
热情的四人合唱团邀请外教聆听
高中生的横笛深深吸引了加拿大外教Larry
终极收获
夕阳西下时,我们发现:
“原来英语不是试卷上的ABCD,而是剪纸时沙沙的声响,是教外教转扇子时的欢闹。”结束时社员甄以添的感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社长结语
这次观摩如同打开一扇魔法窗,
触摸到文化交融时那份炽热的真诚。
外教一家与舞蹈团队合影
感谢所有勇敢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你,
因为每一次结巴的英语对话、每一场手舞足蹈的比划,
都在让“我们”与“他们”,
渐渐变成“咱们”。
地方社团的学生用英语与外教自信大方地交谈
学生们争相与外教聊天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