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活动快讯 > 千秋风云会 山河人物志——英才历史剧社第二届河南省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纪实
千秋风云会 山河人物志——英才历史剧社第二届河南省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5-05-11 来自:本站

题记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几千年文脉绵延,有多少英雄豪杰!如璀璨星河,光耀夺目!或一统华夏,匡扶社稷;或埋头著书,造就经典;或专心钻研,成就奇巧!有坚毅宏伟者,有飘逸洒脱者,有大气温婉者,有格局高远者!人才济济一堂,风采目不暇接!今敢略选一二,慕其貌、仰其神、承其志,为华夏之未来,备可用之贤才!噫吁嚱,何其幸哉!

一、活动准备

1.人物的选择

接到任务,确定选题后,剧社成员快马加鞭,丝毫不敢懈怠,利用业余时间,加紧排练。首先确定价值观,为响应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我剧社确定选演历史人物要符合主流价值观,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于是经过全体社员自愿报名,集体审议等众多环节,最终选择了八位历史人物重点排练。他们是“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文武全才——高适;爱国诗圣——杜甫;酒中诗仙——李白;唐蕃友好使者——文成公主;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前后两个阶段)。

2.排练阶段

为了保证演出效果,严格实行“三过关”!即台词过关、道具动作过关、神态过关!鉴于时间紧,任务重,本次展演主题为“一句台词定乾坤”,即通过一句经典台词即可让听众明确了展演历史人物的身份,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但如何让一句台词成为经典又是一个难题。因为所选人物非常之优秀,经历也很丰富,可选择的内容太多反而增加了难度。最终经过反复商议与试验,确定下每位历史人物的经典台词。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此句精准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比喻形象生动,有表演空间。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此句充分展现了李白狂放不羁,自信洒脱的性格特点。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句对比鲜明,情感丰富,正符合诗圣的忧国忧民情怀。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句大家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特别能提现孟浩然闲散适意的心境。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此句感情饱满,对比鲜明,体现高适对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文成公主留下诗句较少,我们选择了一句符合她身份的话来进行展示“身为唐蕃和亲之使,唯愿以己之力,促两地永修睦好,使唐蕃情谊,千秋万代,绵延不绝。”

唐太宗的扮演者和李清照的扮演者在进行台词和仪态的练习

而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前后经历变化导致心境诗词风格变化也较大,于是我们选择了两位成员扮演不用时期的李清照。前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首词活泼欢快,恰好展示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欢乐的状态。后期我们选择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能贴切地把女词人遭遇家国变化、飘零迷茫的感情表达出来。

熟才能生巧。确定台词以后,演员利用课间、自习等时间刻苦背诵,终于可以脱稿。过了台词关,万里长征才开始了第一步,接下来是更大的挑战——如何选择适合人物身份的道具?经过反复的论证、试演、对比,确定了最终方案。道具要画龙点睛,不可画蛇添足。唐太宗是一国之君,道具越少、动作越少越威严,于是我们借鉴历史教材仅仅选中双手扶腰带这个动作来表达。事实证明效果的确不错。仅仅这一个动作我们进行了全体社员模仿比赛,扶腰带的力度,角度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最终还是唐太宗的扮演者胜出。李白斗酒诗百篇,说到李白,那怎么能缺得了酒呢?但是青少年不能饮酒,我们用矿泉水代替,但问题又来了,李白性格怎一个狂字了得?!故而李白喝酒必须与常人不同,那么怎么在一句台词这么短的时间里让观众感受到李白的醉与狂呢?最终经过激烈讨论我们决定设计李白两个道具,一柄剑,一个酒壶。那么剑在什么时候举?酒在什么时候喝?在剧社不厌其烦的实验下,最终确定:说到“必”时高举剑,说到“尽”时狂饮酒,饮酒时高举酒壶悬空倒酒,让酒液流进口中,要饮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为此演员需要刻意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此效果,而我们这个演员本身非常腼腆,这一环节他突破了自我,实现了逆袭,最终精彩呈现,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达到了预设的理想效果!

两位李清照的扮演者在练习道具与台词的配合

高适的演员是女扮男装,选择了长抢作为道具,英姿飒爽,颇有风范!孟浩然一柄纸扇在手,扇出了春日的慵懒惬意,杜甫没有道具主要靠神态来展现“身无分文却心忧天下的”诗圣情怀。而前期的李清照我们选择了颜色亮丽的纱扇做为道具,动作也有转圈、大雁飞等大幅度的动作体现前期优裕的生活、活泼的性格,而后期我们选择了更沉稳的细小毛笔作为道具,几乎不明显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忧郁与境遇的凄凉!

文成公主我们选择了“日月宝镜”作为道具,以呼应那首“西海屏风日月山,草原门户扼边关。文成宝镜分天地,赤岭青葱入眼间”,表达文成公主“舍小我为国家民族”的高尚情怀。

神态方面,我们确认了唐太宗的端正威严、李白的狂放不羁、高适的怒其不争、孟浩然的闲散适意、文成公主的不舍与果敢、杜甫的爱国忧思、李清照的欢快活泼与忧郁悲戚。

二、现场活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迎来了正式展演的日子。在学校大力支持下,精美的展区是演出的绝佳背景。天公也作美,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预报的大风也化为徐徐清风,减少了破坏性,却带来了清凉与舒适。

1.互动体验环节之一 ——填名人名言

结合历史剧社特点我们设置了“念名人名言,演历史名人,展华夏风采,汲历史智慧,赢精美礼品”的互动体验活动。为了让观众体验感更好,采取了抽签方式增加紧张神秘感,并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了三个层次。活动一开始,同学们踊跃参加,人气暴涨,奖品很快申领一空!及至活动结束仍有意犹未尽的同学过来咨询。在此活动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同学主动说:我是文科生!我选加强版!果然最终答对得偿所愿,欣然离去。此活动让我们剧社成员切身体会到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也有更多同学选择了基础版,或者对填名人名言很有畏难情绪,由此我们也感觉自己责任重大,在传播传统文化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活动规则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火爆的答题领奖品的活动现场

2.互动体验环节之二——与演员合照

经过紧张激烈的答题环节的洗礼,参展师生终于迎来了特别轻松的第二环节——与演员合照。只见大家纷纷邀请自己喜爱的盛装的“历史名人”合影留念,而我们的“历史名人”也是非常亲民、热情配合,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大唐明君圣主唐太宗和以家国大事为先、甘愿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了。在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中,在一声声按下快门的咔嚓声中,诸多美好的瞬间被记录下来。

全体演员及工作人员合影

唐太宗的扮演者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高适和文成公主的扮演者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3.互动体验环节之三——唐宋历史人物风采秀

美好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演出的时候,只见同学们克服困难自己寻找“更衣室”,盛装打扮,让人眼前一亮。只见唐太宗一袭金黄色的龙袍加身,双手扶着腰带,迈着庄严的方步,款款而来,讲述了自己的治国之道。

高适一袭白衣,一米多的沉重的长枪,轻松地握在手中,如若无物,利索地在身后化了一个弧,颇有武将之风!

孟浩然悠闲随意却又娴熟地舞着扇子,舞出了春日睡醒后的惬意,舞出了大唐诗人的风采。

而李白带着仗剑走天涯的洒脱,喝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展示了一代诗仙的浪漫情怀,也教会了我们看淡得失、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更有诗圣杜甫,那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那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营养!

文成公主一袭红衣却掩盖不了离开故土的忧伤,但她却虽远离故土心有不舍却毅然决然为民族友好做出自己的贡献,舍小我为家国的情怀怎能不令人深深动容!

一身绿衣欢快活泼的李清照和满眼忧郁悲戚的李清照瞬间让我们感受到有国才有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只有强大的国家,个人这一叶扁舟才能不倾覆,才能不飘零,才能不孤苦无依!

太宗谈治国之道

李白醉酒抒豪情

孟浩然春眠初醒吟诗来

高适舞枪讽世情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吐心声

由喜入悲李清照

小结:

千秋风云会,家国人物志。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这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更是一场语文、历史、表演等多学科融合的试验,还是一场综合素质提升绝妙机会。尽管本次演出由于时间匆促,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但此次收获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在本次演出过程中,同学们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基本课堂学习与兴趣活动的有效平衡、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突破自身短板认真完成任务的坚韧、需要突发情况灵活应变的机灵……在社团活动这个大熔炉里,大家都抗住了压力,像孙悟空一样完成了蜕变,练出了各自的“火眼金睛”。我们剧社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更加认真努力,继续深耕,向专业化、综合化发展,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社团育人功能,为学校多样化教育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传承传统文化点亮微光、为弘扬民族精神不遗余力。

演出结束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学生感言:

初一C段(38)班梁诗琪同学:

穿越千年,与诗韵和历史相遇

在第二届河南省社团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英才历史剧社带领观众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空之旅。作为剧社的一员,我有幸参与其中,这段经历让我感慨万千,心中满是对历史与诗词的敬畏与热爱。

在填名言的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名言的魅力在一来一往中尽情绽放。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历史名言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古人情感的寄托、智慧的结晶。它们穿越千年,依然能触动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力量和启迪。

演出中,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令我动容。她肩负着和平的使命,离开熟悉的故土,踏上遥远而未知的旅程。当演员身着华丽的唐装,将文成公主坚毅又略带不舍的神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时,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那个勇敢的女子,为了民族间的友好与交流,毅然决然地走向远方。她带去的不仅是大唐的文化与技术,更是和平的希望,这份伟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着我。

唐太宗的登场,让我领略到一代明君的风范。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唐太宗的睿智、威严与仁爱诠释得恰到好处。从他与大臣们的对话中,我感受到了“贞观之治”背后的智慧与谋略,也明白了一个贤明的统治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他广纳谏言、任用贤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开创了大唐的盛世局面,这样的历史人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而李白、杜甫、高适、李清照等诗人的亮相,则将我们带入了诗词的璀璨星河。李白的豪放洒脱,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尽显他对未来的自信与豪迈;杜甫的忧国忧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道出了他对世道不公的愤慨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高适的慷慨悲壮,“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传递出关心国事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李清照前期的活泼明快与后期的哀伤自怜,“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婉约细腻,将她前期的欢快和后期的孤寂哀愁表达得丝丝入扣。演员们深情地朗诵着这些千古名句,仿佛让诗人们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与我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次社团活动,不仅让我对历史人物和诗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从剧本的编写、角色的分配,到一次次的排练,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为了呈现一场精彩的演出而努力。

英才历史剧社的舞台是我们展现自我、传承历史文化的平台。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坚定了对历史和诗词的热爱。未来,我希望能在剧社中继续探索更多的历史故事,用表演的形式将它们展现给更多人,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初一C段(40)班马瑞霖同学:

参与这次扮演历史人物的活动,是一次重塑认知与自我突破的奇妙旅程。当我将自己代入李世民的角色,那些史书中的治国理念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化作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独自诠释“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时,我在一次次台词打磨中触摸到了贞观盛世的精神内核,也深刻体会到历史人物承载的时代使命。活动筹备过程中,从史料研读、肢体设计到情绪把控,每个环节都在挑战我的专业能力,而舞台上与观众的无声共鸣,更让我感受到历史文化跨越时空的感染力。这场活动不仅让我完成了一次艺术表达,更让我意识到,扮演历史人物是传承文明的鲜活载体,能让更多人在共情中读懂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撰稿:贺俊
摄影:贺俊  常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