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历史组的教师们齐聚学校会议室,共同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教研活动——听中原名师赵胜男老师关于2025年中招历史学科备考策略的精彩讲解。
赵胜男老师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中招历史备考进行了独到且深入的分析。她没有局限于理论说教,而是将每一个分析结论都与历年典型中招试题紧密结合,通过一道道具体题目的剖析,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中招命题趋势与备考六大战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原本抽象的备考策略变得生动鲜活、易于理解,令在场的老师们耳目一新。在讲解过程中,赵老师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备考建议,为老师们指明了备考方向。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2025年中招历史备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充足的信心。
首先,赵老师开篇便精准剖析了河南中招命题的四大趋势:跨学科、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她指出,跨学科趋势虽已提出,但目前更多停留在理念和方法层面,在学科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上仍有待进一步挖掘;而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在河南中招试题中已展现出较好的体现,对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这四大趋势,赵老师进一步提炼出从中招试题中获得的五大备考启示。其一,加强学生知识记忆:历史学科知识繁杂,扎实记忆是后续分析与理解的基础;其二,教材结论仅为参考: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其三,塑造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其四,拓展学生历史视野:通过多种途径丰富教学资源;其五,提升学生历史认识:使学生能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围绕这些启示,赵老师详细阐述了备考的六大要求,让老师们对备考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思路。
赵老师明确指出,备考的首要任务是落实课标要求。她首先提出知识、能力及价值观的集合体就是素养,教师在备考时要着重从课标入手,而不是教材。然后,赵老师以七上第九课导入为例,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强调真实情境引入的重要性。她强调,在创设情境时,要以小切口引入,紧扣主题。情境要真实、复杂、开放,素材以教材、真题、乡土史料为主,以问题来驱动。这就引出了落实课标的第三点,要有驱动问题的提出。赵老师提出,问题的设置要有创新性、开放性、探究性、育人性,也就是要有亮度、广度、深度、价值。备考的第二点,是深挖教材内涵。赵老师以新旧教材中“交融”和“融合”的对比,强调要探究教材的“深意”。对教材的解读,也要直观和隐性结合,然后依托教材文本设计问题链。教师对教材要充分利用其辅助栏目,然后通过教材知识改编试题。
备考的第三点,是凝练复习主题。赵老师从三方面阐述:一是复习主题的确立,二是从特殊到一般,三是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备考的第四点,是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赵老师以基础能力和高阶能力做对比,提出了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新要求。其后,赵老师提出备考的第五点是关注周年热点、时政要闻。她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为例,通过与70周年标志的对比,以试题为例,阐释了热点问题考察的一个思路:图文解释。最后,赵老师阐释了备考的第六点:解决学生困惑。针对学生知识窄、散、僵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以上,便是中原名师赵胜男老师针对2025年中招备考所做的精彩且全面的阐述。赵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落实课标、深挖教材、凝练主题、培养能力到关注热点、解决困惑,为老师们呈上了一份干货满满的备考指南,令在场教师受益匪浅。
讲座结束后,初中历史组组长朱会丽老师对赵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细致且精准的总结。她高度评价了赵老师此次讲座的价值,指出这不仅对初三备考老师而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备考策略和方向,对其他年级的老师来说也意义重大,极大地加强了大家对中招考试的认知,有助于在日常教学中提前布局、有的放矢。
最后,朱会丽老师着眼于初中历史组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与部署,为初中历史组后续的工作指明了清晰路径。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而老师们也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昂扬的斗志,踏上了新的备考征程。
图文:张淑敏
审核:朱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