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生物组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教研活动。教研组长郭宏玉老师聚焦《初中生物试卷命制规范》内容,为组内教师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讲解,为今后的试卷命制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课标引领明方向,命题理念深解读
郭老师首先强调了试题设计理念,指出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导向,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随后,郭老师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际,详细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四翼”框架在初中命题中的借鉴意义,强调要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全面提升试题的质量和科学性。这一解读旨在引导教师从“知识本位”的传统命题思维向“素养导向”转型,为命题工作注入育人灵魂。
二、多维架构细解析,科学命题有章循
在命题依据方面,郭老师强调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为根本纲领,紧扣人教版教材,结合校情学情,关注生物学科发展动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与社会热点,全面覆盖本学期核心知识点。
关于试卷结构,她详细阐释了试题类型、分值分布、能力层次、知识分布及考试时间等要素,强调合理设置难度梯度(易:中:难=6:3:1),确保试卷兼顾基础考查与分层选拔功能。
在命题原则方面,郭老师强调四点核心要求:科学性、适切性、导向性、创新性。
三、情境素材巧建构,真实问题育思维
在情境素材的选择模块,郭老师介绍了情境素材的内涵、类型和来源。她强调,情境素材选取需聚焦生物学相关现实话题,涵盖生产生活、学校学习、科研成果等多元来源,如:通过“肠溶胶囊溶解实验”培育实证思维,让试题成为连接课堂与真实世界的桥梁。
在加工转化情境素材时,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学科育人价值。同时,要注重素材与考查概念的关联,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情境素材,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情境与考查内容“两张皮”现象。
此外,郭老师还对题型具体要求、命题流程、答案与评分标准、试卷审核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强调要制定双向细目表,明确知识考查重点,规范命制与打磨试题,认真进行试做预估和难度系数调整,严格交叉审题,确保试卷的质量和公平性。
四、聚势赋能向未来,深耕细作谱新篇
此次教研活动意义重大,初中生物组教师通过深入学习,全面理解了试卷命制的规范与要求,有效提升了命题能力与专业素养,为今后编制高质量初中生物试卷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命题理念、依据、结构、原则等内容的系统研析,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与重点,将在日常教学中更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最后,郭老师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希望全体教师将所学知识精准运用到命题与教学实践中,持续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她展望未来教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开展更多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共同推动初中生物教学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文字/摄影:李思
审校:郭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