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共读与讲座并行,循人文之道筑语文之基——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学科基地系列活动之29
共读与讲座并行,循人文之道筑语文之基——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学科基地系列活动之29
发布日期:2025-05-12 来自:本站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课堂则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沃土。为加快实现科技+学术型全国一流中学建设目标,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河南省高中语文学科基地建设,响应学校“共读一本书”活动号召,428日下午,我校高中语文教研组在五楼阶二教室举行了“阅读润心, 书香启智——高中语文组共读一本书”启动仪式暨“名师领航”专题讲座活动。         

“共读一本书”启动仪式

当我们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试图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文学天地、助力他们构建更深厚的人文素养时,一本好书,往往能成为我们前行的灯塔。

中原教学名师、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张云佳老师主持“共读一本书”启动仪式,并向老师们发出热情倡议:教育之路漫漫,我们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理念。让我们以此次共读《活在课堂里》为契机,在阅读中重新审视语文课堂的魅力与价值,在分享中携手前行,共同打造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具生命力的高中语文课堂,让语文教育真正 在每一课中,滋养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助力他们在文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期待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让我们在共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更优秀的语文教育事业!

   张云佳老师主持并倡议

《活在课堂里》聚焦课堂实践,既有对教学理念的深度剖析,也有鲜活生动的课堂案例,能够为我们解决教学困惑、优化教学方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启动仪式上,我组专家老师张定勇、李海菊作为“指导嘉宾”为各年级备课组分发此书。

本、分高一代表领取书籍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老师们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学习如何将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中;从书中的教学实录与反思里,汲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宝贵经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思维的训练场。

名师领航专题讲座

在本次教研会上,河南省名师、本高三语文备课组长王改玲老师还开展了题为“循人文之道启心智,筑语文之基育素养”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分高三备课组长毕海虹老师主持。

毕海虹老师主持讲座

此次讲座以《部编版高中语文三年教学整体规划》为题,向语文教学实践发问,新课标背景下,如何破解教学碎片化、衔接断层等难题?又如何将教材“双线组元”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讲座共分为三部分:设计理念与原则,三年规划方案,具体实施策略。

王改玲老师主讲

“设计理念与原则”这部分,王老师提出了以下三点理念:第一,素养本位理念紧扣新课标 核心素养导向,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贯穿教学。第二,学生中心理念践行新课标 以人为本思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分层任务与自主探究活动。第三,与时俱进理念遵循新课标改革方向,关注时代需求,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动态对接高考改革

随后,王老师展示了语文三年教学规划方案。其中,王老师研究梳理了统编版五本书不同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教学内容”“学习任务群”“读写任务”“写作指导”等重点内容。以统编版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人文主题为“诗意人生”,语文要素选取“古典诗词意象意境鉴赏、情景交融手法体会”,教学内容确定“品鉴古典诗词,领略诗意人生”;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确定读写任务为“文学短评:创作化用古典诗词的现代诗”,学写文学短评。在此过程中王老师展示了学生的创意作业。单元整合,主题突出,任务细化。

讲到具体实施策略,王老师提出了以下措施:每日设置 15 分钟早读,通过成语接龙、文言字词填空竞赛等趣味活动强化记忆,建立班级字词打卡小程序,每周评选 “字词达人”;开展 “文言文角色扮演” 活动,让学生代入古人角色进行对话演绎,利用文言虚词游戏 APP 辅助学习,提升学习趣味性;举办 “课本素材创意写作大赛”,鼓励学生改写经典情节、续写故事,建立素材分类档案,结合时事热点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素材;引入 “哲学思想对对碰” 课堂活动,对比中西方哲学观点,组织学生观看 TED演讲,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逻辑并撰写观后感;开展 “经典研读工作坊”,分小组研读革命文学与史传文,制作人物关系图和历史时间轴,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线上讲座,解读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涵;开展 “诗歌创作工作坊”,邀请诗人线上指导,组织诗歌朗诵会和诗歌互评活动,从韵律、意象等角度进行点评。

教研组长张云佳老师对此次讲座做出了“高屋建瓴、完善匠心、专业有效”的高度评价与赞誉,改玲老师既是省级名师,又是我们身边的优秀者,她对教育教学的用心可见一斑,对三新背景下教学实践的探索可谓孜孜以求。

名师讲座领航教学实践,共读活动伴你我前行。此次活动让我们体会到:共读,不仅是个人的学习,更是群体的智慧交融。好书在手,名师在前,共读与讲座并行。活在课堂里,不只是活在对知识的教授中,更是生长在与同仁共同成长的路途上!

 

                                                      谢梦珂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