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为深入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化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初中部历史组教师奔赴北校区开展听评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创新与学科育人价值。七年级张梦真老师的第二次教师汇报课通过讲授《明朝的统治》,以“洪武开国 江山定鼎 ”、“皇权强化 社稷巩固”、“都司镇北 和议安蒙”三个板块为脉络,生动展现了明朝初期的历史画卷,带领师生们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张老师通过第三单元导言部分引入明清时期皇权强化和古老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典型阶段特征,借他人对明朝的评价过渡到大明王朝的建立。导入部分流畅自然,有单元整体意识。在明确学习目标方面,张老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问题设置多样,包含了时间轴、结构框架图、情境创设、史料理解和研读地图等多种学法指导。诸如,在梳理“明朝前期三位皇帝的继位过程和统治状况”时,张老师基于真实的情景设置,以时间轴的形式让学生快速明晰明初的政权变革。而在其后的“明朝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方面,张老师则展示了学生自己在课前制作的手绘时间轴,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突破明朝加强皇权的具体措施这一难点时,张老师融合了史料研读、小组讨论、补全示意图等多种方法,最后通过对比元朝与明朝的官制得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在明朝的文化教育和民族政策方面,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明朝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通过展示八股文的范文和解析,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八股取士对思想的束缚和对人才培养的弊端。在民族关系方面,张老师讲述了明朝与北方蒙古族的和战关系,以及将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纳入中央直接管辖范围。借助历史地图和图片,学生们了解到明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努力。课堂的最后,张老师又将问题落脚到对明朝统治的评价上,做到了首尾呼应,较为完整的实现了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
课程结束后,历史组骨干教师纷纷对张老师这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李光伟老师认为本节课堂时间分配合理、详略得当;他提到初中学生对于文言文史料部分的理解相对较弱,教师可以稍加解释,对于史料的选取要斟酌其准确性。赵华老师肯定了张老师从单元整体结构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亮点。贾仙茹老师强调了明晰核心概念这个角度,诸如区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建议可以将“君主专制的强化”作为本节课的主线来展开;同时可适度加入小视频丰富课堂内容;在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总结升华,最终完成价值实现。朱会丽老师最后从师生配合、教师个人素质、问题设置准确度以及教学立意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总结,为张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大家讨论热烈深入,评课环节同样干货满满。
教评共进、“历”行致远。本次教研活动既是教学实践的展示,更是教育理念的碰撞。省实验初中历史教研组将继续以新课标为指引,深耕课堂、创新实践,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砥砺前行!
文字:苌悦文
审核:朱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