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乘K3列车,探俄罗斯风情
乘K3列车,探俄罗斯风情
发布日期:2025-04-28 来自:本站

421日下午,在教研组长郭花凤老师的组织下,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地理组的各位老师开展了大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共围绕两个主题展开:实习赵老师听评课及河南省科学类课程教师观摩课分享活动。

课堂上,赵老师以K3国际列车为“向导”,带领学生“驶入”俄罗斯。一段视频,展现西伯利亚平原的辽阔、贝加尔湖的澄澈,瞬间抓住学生目光,点燃探索俄罗斯的热情。随后,赵老师用自己幽默风趣的语言、沉稳热烈的组织,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差异、建筑景观等特点。整节课情境鲜活、互动活跃,知识讲解生动且富有趣味。


随后的评课环节,组内老师们对赵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郭花凤老师提到,俄罗斯课程内容多、散、难度大,课程设计应围绕课程标准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答不出来的教学难点,要善于总结方法、引导作答,如气候特征的总结等。李福军老师提到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多,一是K3国际列车贯穿全程,教学主线清晰、情境新;二是可视化教学,如播放路线沿线的地理景观,符合初一学生感性的认知规律;三是教学实施效果好,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师生互动多,课堂氛围活跃。同时也举例指出课堂上老师应多注意地理语言的准确性和地理思维的严谨性,引导学生逐步读图得出结论。王喜峰老师最后补充到赵老师声音洪亮、教态大方;课堂创设情境应合理而深入,串联起整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讲解要善于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提问问题要细化、具体,用方法指导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组织语言及应答的时间。

第二个环节是任开心老师为大家分享2025年河南省科学类课程教师观摩课。任老师为大家展示了河南省科学类课程的教材,解释了大科学教育观旨在培养学生的大科学素养,融合多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以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教学为特征,强调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并为大家展示了三节科学类优质课,涵盖二维码制作、气象观察与生活等内容,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推动科学教育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前者展现出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注重思维碰撞,启发对多元教学模式的思考;后者聚焦科学素养培养,通过趣味实验与跨学科融合,体会到创新教学设计对激发探究欲的重要性,两者均为下一步实验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提升提供了宝贵借鉴。

文字、摄影:代艳彩

审校:郭花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