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才能柳暗花明。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3月19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星空奖优质课比赛正在如火如荼举行。高中物理教研组的何春阳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高中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向心力》课程,凭借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实验演示,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深度的物理知识盛宴。
随后,何老师继续通过精彩的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他先后演示了空中飞车、转体呼啦圈等趣味实验,并引导同学们进行受力分析。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逐渐理解了向心力方向的奥秘。不仅如此,何老师还准备了细绳和小球,让同学们亲自转动小球,亲身体验向心力的存在,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环节,何春阳老师充分展现现代科技的魅力。他摒弃传统的“老”向心力演示仪,采用数字化向心力演示仪,借助光电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实时记录数据,并通过电脑软件实时处理数据,将一系列数据转化成直观的图像,清晰地展示了各个物理量之间的精准关系。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准确地理解了向心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也让课堂充满了科技感。
在课程的最后环节,何老师将物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向同学们展示了飞车表演、隔空移球、空中飞椅等精彩案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何老师亲自录制的空中飞椅视频,更是让同学们兴奋不已,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基于此,何老师精心设计了一道课堂例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检验同学们对向心力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结束后,王金星老师对何春阳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表示,何老师的课堂亮点频出。首先,将生活实例巧妙搬进课堂,脚腕转转球、呼啦圈等生活常见物品成为了教学道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次,科技赋能课堂,数字化实验器材的运用,精准展示物理量关系,弥补了传统器材的不足。何老师既能遵循教材按部就班开展教学,又能别出心裁大胆创新,让课堂充满惊喜。整个教学过程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课堂开始,何春阳老师以一个充满创意的小球拉大球实验演示作为课程导入,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随后,他邀请同学上台展示脚腕转转球,巧妙地引出了向心力的定义,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知他山之高,思己水之浅”。每一次优质课都是进步的号角,优质课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又为全体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全体教师必能以此为契机,凝聚育人之智慧,共同为学生带来更加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