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的知识天地里,一场奇妙的跨界之旅悄然展开。3月14日,高中生物与劳动实践社团许馨悦、沈涵贝两位同学以迪士尼经典动画《狮子王》为蓝本,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深度的讲座。这场讲座如同魔法钥匙,解锁了动画背后隐藏的生物奥秘,让同学们沉浸在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动物世界中。
一、活动目的
本次讲座旨在通过以经典动画《狮子王》为切入点,深度融合生物知识与劳动实践理念,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与能力。具体而言,在知识层面,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知识的壁垒,使他们将动画中的情节与生物科学知识紧密相连,系统学习狮子等动物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社会结构等专业知识,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引导学生在欣赏动画时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电影中不符合现实的动物学情节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提升逻辑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学会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不盲目接受既有信息。
就实践能力提升而言,借助狮群社会分工与合作的讲解,让学生类比劳动实践中的团队协作,领悟分工协作在集体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在实际劳动中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注重在学生兴趣激发与综合素质培养上下功夫,通过新颖的讲座形式,点燃学生对生物学科和劳动实践活动的热情,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科学,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促进学生在知识、思维、实践和情感态度等多维度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备综合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二、活动内容
讲座伊始,许馨悦以《狮子王》的经典剧情引入,辛巴的成长故事、荣耀国的兴衰,瞬间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但这次,大家不再是单纯欣赏动画情节,而是要从生物与劳动实践的独特视角重新解读。
许馨悦、沈涵贝两位同学开始讲座
许馨悦、沈涵贝播放狮子王中相关电影片段
在“辨别——克服狮子脸盲症”环节,许馨悦抛出有趣问题:“想要区分母狮,可以注意观察她们的哪个部位?”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作答。讲师揭晓答案,原来观察鼻子是区分母狮的关键,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指纹,母狮的鼻子也各具特征。这不仅让同学们惊叹于动物世界的奇妙,也让大家意识到生物特征的多样性在物种辨别中的重要作用。关于区分狮子的胡须,讲师详细讲解了胡须在狮子生活中的功能,它不仅能辅助狮子感知周围环境,还在社交中传递信息,不同狮子的胡须形态差异成为区分它们的重要依据。这就像劳动实践中,我们通过观察农作物的不同特征,来判断它们的生长状况和品种差异。
如何区分不同年龄、特征的母狮
如何区分不同年龄、特征的公狮
“狮群的重要性、个体原因与更迭方式”部分,沈涵贝深入剖析了狮群的社会结构和生存机制。狮群如同一个分工明确的小型社会,由1—2头成年雄狮、4—12头成年雌狮、年轻狮子和幼崽组成。雌狮负责大部分捕猎和抚育幼崽的任务,是狮群的核心力量;雄狮则肩负巡视领地、保护幼崽和协助捕猎的重任。这种分工协作与劳动实践中的团队合作异曲同工,每一个成员都在为集体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
沈涵贝介绍狮群的结构
“刀疤统治时期狮群瘦弱的原因”部分,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从地理环境到首领的领导能力,讲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刀疤作为脱离群体的雄性狮子,成长环境恶劣,长期饥饿和不受尊重,导致他对狮群管理不善。这与劳动实践中,一个团队领导者的素质对团队发展的影响紧密相关。如果领导者缺乏经验和能力,团队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就像狮群在刀疤的统治下走向衰败。
沈涵贝介绍狮群中领袖的重要性
电影中不符合现实的动物学问题,将讲座推向高潮。辛巴和娜娜近亲繁殖的潜在问题、黑白兀鹫在影片中的不合理呈现、角马与马的物种差异、大象墓地的虚构设定,一个个“彩蛋”被同学们发现。这些问题不仅让大家对电影有了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生物科学严谨性的理解。在劳动实践中,我们同样需要尊重科学规律,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沈涵贝与大家讨论电影中的近亲繁殖行为
最后,“狮子最大的敌人——斑鬣狗”部分,揭开了斑鬣狗神秘的面纱。斑鬣狗复杂的食物选择、独特的攻击方式、特殊的社会结构,都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斑鬣狗攻击猎物时优先撕咬肚子的策略,是它们在长期生存竞争中进化而来的生存智慧;斑鬣狗群由雌性领导的社会结构,与传统认知中雄性主导的动物群体形成鲜明对比。关于斑鬣狗“笑”的原因,讲师解释道,这并非真正的笑,而是在紧张和压迫下的一种生理反应,再次刷新了同学们的认知。狮子与斑鬣狗在领地和食物上的激烈竞争,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许馨悦介绍斑鬣狗的相关知识
许馨悦介绍斑鬣狗的“笑声”问题
这场讲座将生物知识与劳动实践巧妙融合,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知识大门。同学们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学习到了专业的生物知识,体会到了劳动实践中的团队协作和遵循科学规律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激发了大家对生物科学和劳动实践的浓厚兴趣。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会带着这份热情,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在知识的海洋和实践的天地中收获成长与进步。
聚精会神听课的同学们
四、学生感言
七(14)班王浩博:探索生物学奥秘
参与这次讲座,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前看《狮子王》,只关注辛巴的冒险故事,现在从生物角度分析,发现里面藏着这么多知识!区分狮子的方法让我印象深刻,观察鼻子和胡须就能辨别不同个体,这就像我们通过指纹识别不同的人,大自然太神奇了!
狮群的结构和生存方式也很有趣。雌狮负责大部分捕猎和抚育幼崽,雄狮承担保护领地的重任,它们分工明确,共同维持狮群的运转。这和人类社会的分工协作很相似,每个人在集体中都有自己的职责,只有各司其职,集体才能发展得更好。刀疤统治下狮群的衰败,让我明白一个优秀领导者的重要性,就像在我们的学习小组里,组长的组织和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电影里那些不符合动物学的情节,让我意识到科学的严谨性。以后看影视作品,我会多从科学角度思考,不轻信。这次讲座激发了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我想深入学习,探索更多生物界的奥秘,说不定以后还能为保护动物出一份力呢!
高一(15)王泓元:从动画到现实的思考
这次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狮子王》。以前看这部动画,只是觉得画面精美、故事感人,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生物知识和人生道理。
在区分狮子个体方面,我学到了实用的方法,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生活中也需要善于观察细节。就像在劳动实践中,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狮群的结构和更迭方式,让我理解了竞争与合作的意义。雄狮为了争夺领地和交配权不断挑战,这是一种竞争;而狮群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又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我们也会面临竞争,但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电影里与现实不符的情节,让我反思我们在接受信息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能一味相信看到的,要学会思考和判断。斑鬣狗的相关知识也让我对自然界的生物有了新的认识,它们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结构,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这次讲座让我明白,生物知识和生活、劳动实践息息相关,我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高二(8)朱亦萱:自然法则与团队精神的领悟
听了这次讲座,我对《狮子王》和生物知识有了全新的理解。讲座中关于狮群的讲解让我深受启发,狮群就像一个紧密的团队,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雌狮凭借出色的捕猎能力为狮群提供食物,雄狮则用强大的力量守护领地和幼崽,它们共同努力维持着狮群的生存和繁衍。这和我们劳动实践中的团队合作非常相似,在校园农场种植农作物时,有的同学负责翻土,有的负责播种,有的负责浇水,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收获成果。
刀疤统治导致狮群衰败,这警示我们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至关重要。领导者的能力和品德直接影响团队的发展方向,如果领导者自私自利,团队就会陷入混乱。在我们的班级活动中,班干部也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公正负责,才能带领班级进步。
电影中不符合现实的动物学情节,让我明白了科学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尊重科学事实,不能想当然。斑鬣狗与狮子的竞争关系,展现了自然界残酷的生存法则。这让我懂得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这次讲座让我收获满满,我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八(1)班张绮珂:生物知识与生活智慧的交融
参加完这次讲座,我收获颇丰。从区分狮子的方法到狮群的社会结构,再到电影里的科学漏洞,每一个知识点都让我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
通过观察鼻子和胡须来区分狮子,让我意识到生物的独特性。这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尊重这些差异。在劳动实践中,我们对待不同的农作物也要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照顾,这样才能让它们茁壮成长。
狮群的分工合作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每个成员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缺一不可。在学校组织的大扫除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擦窗户、扫地、拖地,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把教室打扫得干净整洁。刀疤的统治失败,也让我明白在团队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电影里不符合动物学的情节,让我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后在看其他影视作品或者获取信息时,我会多思考,不盲目相信。斑鬣狗的相关知识也让我了解到自然界的复杂和多样,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这次讲座让我知道生物知识不仅仅在书本里,还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会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学习更多有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