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脱脱一副面孔,热辣辣一丝震颤。在天府之国,有一传统艺术耳熟能详,那就是变脸。
春日又至,到了“粉墙斜露杏花梢”之季节。我校举办了“舞雩风咏”暨高三一百天倒计时活动,同学们共同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歌舞升平的盛大联欢。这其中,学校还精心准备了如舞狮、舞龙等非遗活动。我社团成员趁此时机,秉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恒心,采访了变脸非遗传承人——李东老师。
变脸非遗传承人——李东老师
“四川变脸,疾如风,快如电,脑袋一转,眼睛一眨,精妙绝伦。”这是李东老师对变脸艺术的总结。通过对李老师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变脸最初是巴蜀先民用来吓跑野兽、狰狞姿态防身的利器。每逢佳节便以次来庆祝。变脸的要义在于“扯脸”,一张张丝绸绘成脸谱,及膝丝线系在腰上,用扇子假动作予以掩盖,达到变脸的效果。李东与变脸艺术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007年。那时,一位来自邛崃的变脸表演者来到哈密进行演出,李东被其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动。演出结束后,他毫不犹豫地找到这位老师,表达了想要学习变脸的强烈愿望。面对老师的疑问——变脸艺术学习之路充满艰辛,李东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要能够学会,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采访到这里,各位成员都深感敬佩,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与此同时,我们也询问了喷火的奥妙,作为一项绝技,练就此功者非常人可比。吞煤油浸泡过的松香包于口中,在外部引火把点燃,之后半卧鱼势翻身,火苗可成游龙之效,可成蘑菇之云,精妙绝伦。但是稍有不慎,轻则口舌具毁、重则人身俱亡。听到这里,我们再一次为广大非遗传承人送上最高敬意。
变脸非遗传承人——李东老师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认识,热爱传统文化,青年舍我其谁。
学生感言
文博高二7班李泠萱:
在实验中学的操场上,我有幸目睹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非遗变脸表演,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变脸艺术以其神秘莫测、变化多端的特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舞台上,演员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戏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转身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他们脸上的面具变化万千,仿佛有魔力一般,瞬间转换,让人目不暇接。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千百年前的中国,感受到了那些古老故事的韵味和深意。非遗变脸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每一个表情的转换,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到无比自豪。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这次观看非遗变脸的经历,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将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努力学习,将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博高三3班余应祥:
在实验中学高三“舞雩风咏”活动中,我有幸观看了非遗变脸和喷火表演,这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变脸艺术的神秘莫测和喷火表演的惊险刺激,让我惊叹不已。变脸艺术是川剧的代表之一,演员们在舞台上瞬间变换面具,展现了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面具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故事,让我对中国的戏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喷火表演则充满了惊险和刺激,演员们在火光中舞动,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元素的和谐共处。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形式,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哲学思想。非遗变脸和喷火表演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秋研习社部分社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