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磁体有“磁场”,教师有“气场”
磁体有“磁场”,教师有“气场”
发布日期:2024-12-12 来自:本站

为进一步加速中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创建高效课堂,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物理组自10月7日起,开展了一系列“星空奖”教学能手观摩课展示活动。12月4日下午,张婷老师在本部初中物理实验室进行了课堂展示,全体初中物理教师进行了观摩、讨论与点评。

张婷老师授课题目为 “磁现象 磁场”,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初三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


张婷老师通过“硬币穿过玻璃杯”的魔术进行了精彩的课程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磁现象探究的好奇心。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磁性现象,如指南针的指向、冰箱贴的吸附等让同学们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磁现象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张婷老师生动地演示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磁体周围铁屑的分布,让学生非常直观的认识到磁体周围磁场的存在以及磁场的特性,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而引入了一种描述磁场存在的模型---磁感线。

课程展示结束后,教研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杨黎娜老师高度评价了这堂课,并对张婷老师在备课时认真细致的态度,上课时优美的教姿、精炼的语言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期待今后能有更精彩的课堂。赵鑫欣老师对张婷老师准备的魔术实验表示赞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本节课不仅立足于物理理论的学习,而且将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初中物理教研组长代根强老师就怎么引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分享了自己的方法,他强调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类比电场或者重力场这些场知识来理解磁场,构建知识体系。最后代老师提出可引入更多现代科技应用实例,如磁悬浮列车、核磁共振等,展现磁现象和磁场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的重要性,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前沿的认知。

本次教研活动为物理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对提升“磁现象与磁场”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们表示将把教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助力学生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文字、摄影:邱娜

                      审校:代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