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加强高中第四教研共同体建设,高效落实教学教研工作,2024年11月18日下午,我校承办2024学年上期第四教研共同体历史学科教研活动。教研共同体负责人张黎阳老师和王瑞敏老师、教研体各学校代表教师、我校历史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两部分:观摩课展示、新高考复习策略研讨。
首先,我校李家俊老师进行了高三复习课《纵横交织的古代文明》一课的展示。李家俊老师以葡萄的传播为线索,串联起整个古代世界文明的扩张、交流,让学生在趣味的葡萄旅行中,了解古代世界帝国崛起的条件,明确三大帝国的时间及空间范围,认识帝国扩张对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古代文明交流的多种方式及表现。在授课过程中,李家俊老师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既带领学生理清了知识脉络和逻辑顺序,又使课堂不乏趣味性。同时,作为一节复习课,李家俊老师注重对历史概念的解释和中外历史的比较,结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内容,带领学生在史料对比中重新整合知识,构建新的理解框架。最后,以古通今,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文明交流,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争取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接着,清华附中郑州学校的冯秀娟老师以围棋对弈中的棋手、棋盘、棋局做比喻,讲授《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课。课程导入以单元视角出发,回顾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全课内容分为争锋相对的棋手、此消彼长的棋局、风起云涌的棋盘三部分,讲授冷战的含义、两极格局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探究两极格局的具体特点。后又以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如美苏、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引出20世纪60年代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最后探究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世界局势发展变化对我们的启示。冯秀娟老师授课环节环环相扣、逻辑清晰并回应现实生活,给学生们带来精彩一课。
随后,我校、郑州市第106高级中学、郑开学校各出一位教师代表,结合前面两位老师的展示,进行发言,指出课堂展示的精彩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郭丹丹老师提到:本课定位一轮复习课,在讲授新课的基础上进行拔高。李家俊老师语言富有亲和力,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葡萄贯穿课堂,提高了课堂的活泼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注重对历史概念的解读,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本课设计重视教学立意,以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为基础,引出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启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冯秀娟老师的历史课堂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脉络分明,运用任务驱动法,强化本课的核心逻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郑州九中张黎阳老师就高三一轮复习策略和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交流。张老师提出在新时代的高考背景下,教育工作需要有大局意识,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和考试命题的核心,教师应深入思考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教师应关注高考导向,注重五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关注单元的整体性,注重历史阶段特征的解读。此外,教师应总结近几年高考真题中的高频考点,帮助学生明确重难点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理安排学生做题和阅读的时间,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全面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活动精彩,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示平台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参会老师们都受益匪浅。希望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各位教师同心聚力,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互鉴中共同成长。
通讯员:骆春生
校 对:李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