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我校生物教研组骨干教师培训,2024年11月20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全体生物教师在生物实验室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我校生物大教研组长陈俊伟老师主持,罗卫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罗卫老师展示的课例是<<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罗老师首先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的欣赏,和学生熟悉的萤火虫发光真实情境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出3个问题。通过“探究能让萤火虫发光的直接供能物质是什么”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随后从结构功能观带领学生进入 ATP 结构的学习;紧接着利用问题串,让学生建立“ATP与ADP相互转化”的模型;在讲解ATP供能机理时,以生动的生活实例进行剖析,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并以主动运输为例引导学生巩固ATP的供能过程,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内化。最后,借用日常使用的现金进行类比,使学生对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展示我国“荧光树”这一科学成果,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总体来说,罗老师的这堂课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和整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困惑、发现和迁移,沿着ATP“功能-结构-应用”的知识主线逐步学习,重视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与深度加工。
罗卫老师在进行课例展示
袁老师指出这节课例从整体上看,PPT制作精美,讲课思路清晰,语言幽默,简单的知识讲出了深刻的内涵。从过程上看,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探究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总之,这节课诚意满满,是一节非常有内容有创新感的课。
袁秀英老师在进行点评
此次教研活动是对新教材、新理念及新教学方法的一次积极探索与重大突破。我们坚信,在学校与教师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我们的师资队伍将愈发壮大,专业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这无疑将为学校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