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渐染, 秋风轻起, 秋光缱绻, 美景如诗。在这如梦似幻的美好季节,本社团于10月30日在主楼7楼历史教室举行了别开生面的迎新活动及李梦琳同学的《水果列传》小论坛讲座活动。水果自古与我们息息相关,经万古而不衰,历千年而不萧。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揭秘!
李梦琳同学
故人物有传,水果亦有其列传,所以说,“水果者,天地之子,味甘美,富营养,寿短子多,少语多种,人者喜食之”。李梦琳同学由此开场,台下掌声雷鸣。
认真听讲的社员
老社员们制作了趣味互动小游戏,如猜测荔枝如何从粤地运到长安,同学们踊跃参与,新老社员其乐融融。在演讲中,李同学首先讲述了荔枝,从南越王赵佗进献到其成为我们唾手可得的小“零食”,这中间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古时运送,轻则大动干戈,重则人亡马卒,一路血泪,就是为了到皇帝手中的荔枝不会色味俱变。当代,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们才有幸地吃到这一颗“饱经沧桑”的荔枝,令人慨叹。紧接着讲到了葡萄,李同学先用宋代出土的文物——琉璃葡萄,可见其在我国历史悠久,“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这是葡萄在我国种植的纪录,但是华夏之葡,甚为难食,这该如何是好?李同学此时又讲起了葡萄的传播历程,从汉到唐,一代代宣传大使一系相承,才让我们看到葡萄的今天模样。
认真听讲的社员们
李梦琳同学随即讲述了枣和桃的传播历史,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对此次活动也都留下了深刻感悟。
积极回答的社员
最后,田程栋同学介绍了本社团的主要工作成员,并表达了为举办活动的同学提供协助的意愿,以及对社团未来的美好祝福。
社长田程栋同学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是中国人对水果独有的浪漫,它们的滋味犹如夏日的阳光,甜蜜而清新,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它们的意蕴犹如浩渺的沧溟,广大而深邃,每一条都是大历史的见证。太史公作列传,意谓述故事,吾侪为水果作传,亦即为述“果”之秘也。
春秋研习社社员合影
学生感悟:
余应祥同学:听完李梦琳同学别开生面的历史演讲,受益匪浅。对于中国古时水果的起源、运输以及保存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虽然时间不长,选取的水果种类也有限,但相信参与的很多同学会和我一样,对于历史的学习有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历史的热爱也更加深沉。这样的活动正如我们所说:“只要不出在试卷上,任何一个学科都是浪漫的。”学习历史的途径绝不仅在课堂!我们生于华夏,长于河南,悠久的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走进历史教室,走进博物馆,走进中华悠悠五千年。
付森宇同学:李梦琳同学的演讲专业又不失风趣,节奏把握恰到好处。这次演讲通过对中国古代几种特别的水果的介绍分析,使我们得以窥见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的演变,更加贴近古人的生活,让印在书上、躺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