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深植践行新课标 活力赋能新课堂 ——2024年10月14日初中英语教研活动
深植践行新课标 活力赋能新课堂 ——2024年10月14日初中英语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4-10-22 来自:本站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为了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全面开展人教版英语新教材的学习活动,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共同探索英语学习的新方法和新途径。1014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英语教研组开展了本次研习新课标的教研活动。会议由初中英语教研组长王丽蕴主持,本部和文博全体英语教师、英才和学府校区的部分英语教师代表一同现场参会。



在教育教学不断革新的浪潮下,人教版英语新教材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以其独特的魅力照亮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道路。它具有诸多显著的优势,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

新教材紧密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丰富的话题和情境,从日常生活到文化交流,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现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语言学习空间。同时,教材的编排结构合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活动伊始,王丽蕴老师热情介绍王千山老师和游俐老师作为教师代表暑期参加了深入的新教材培训。接下来,两位老师围绕新教材,详细解读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框架结构以及重点难点。并阐述了如何落实新课标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和教学路径为参会老师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一)落实新课标核心要点

1. 以素养为目标

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

2. 以主题为主线

通过三大主题范畴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

3. 以问题为引导

利用大问题和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包括学习语言、提升思维和探究主题意义。

4. 以活动为途径

活动设计以意义为导向,注重互动、应用和实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

5. 以学习为中心

体现学习策略引导,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二)落实语言的操练和实践

1. 语言操练的作用

充分的听说等语言操练对学生语言学习具有多方面积极影响,如提升语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交际能力,以及发音和语音语调等。

2. 教材的活动安排

听前活动:呈现和操练单词及目标句型。

听后活动:侧重于应用实践。

示范对话后活动:包括实践应用与迁移创新。

阅读后活动:涵盖朗读、阐述和复述。

3. 积极落实语言操练活动

加强朗读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朗读,关注准确性和流利性。

开展对话操练活动:操练目标句型,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掌握交际策略。

设计口头表达训练:为写作奠定基础。

4. 课本语音栏目内容

包含26个字母发音及44个音素(部分除外)、常见单词拼读规则(音节、重读)以及朗读技巧(如重度、连读、弱读等)。

5. 语言操练形式

包括跟读和模仿、朗读、分色朗读、角色扮演、机械操练(句型操练)、应用实践类操练(谈论图片、创编对话等)以及拓展类操练(设计活动任务、口头转述等)。

(三)语篇教学的路径

1. 听力对话和示范对话的解读

关注交际用语等方面

重视对话中的交际用语、功能句型和对话策略,涵盖对话的开启、进行、结束,以及话题转移、委婉拒绝、道歉和求助等环节。

关注对话逻辑,使内容结构化;同时关注对话语言以及其中的观点、思想和文化。

2. 阅读文章的解读

阅读目的

获取信息、形成篇章结构意识、提升思维能力、关注语言和以读促写。

阅读步骤

Fast Reading for basic information:确定文本体裁、作者、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

Read carefully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关注篇章结构。

Read carefully for the logic of each paragraph:关注段落写作逻辑。

Fast carefully for the details:关注细节信息。

Read and think:讨论写作手法、对文中事物的看法等,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Read for languages:找出形容词并分析其用法,学习文中重要语句。

After reading:要求学生复述文章。

与会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记录,会后纷纷表示对新教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让好奇的火种在学生心中蔓延,烧尽无知的荒草,孕育出智慧的参天大树。此次人教版英语新教材的学习活动详细展示了新教材在落实新课标方面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无论是语言操练实践还是语篇教学路径,都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指导方向。

文字:郑丽冰

                                  摄影:郑丽冰

                                  审校:王丽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