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由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务处主办、高中物理教研组承办的物理文化节之户外体验活动在喷泉广场举行,此次活动既契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又有利于创建科技学术型校园,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格物社的社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林亚在2024年5月10日首届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社团文化节启动仪式上讲话中指出:“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能力、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这面旗帜的引领下,丰富多彩又贴近学生思想和兴趣的社团活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拓宽知识、锻炼能力、展现个性、培养团队精神、丰富校园文化,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格物社就是这次物理节户外体验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户外体验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格物社社团认真组织策划户外展示活动的各个环节:
一、活动流程
(一)社团老师精心挑选便于户外展示和体验的实验器材,包括超级空气炮 ,乒乓机关枪,马德堡半球,套人泡泡,变脸,看得见的声音,惯性环,静电圆盘加速器,静电章鱼,滚上体,抽水机,旋转飞车,变色水杯等一系列好玩有趣又蕴含丰富物理学原理的器材。
(二)社团志愿者在2308实验室签到后,指导老师首先介绍活动内容,然后逐一对志愿者进行实验器材的使用培训和责任分工。
(三)社团志愿者搬运实验器材至喷泉广场,摆放在指定展位上。
(四)每一个展位前都有一位或两位社团志愿者进行器材讲解,活动过程中确保实验器材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以及对体验器材的同学进行指导等,让参与师生能进行现场沉浸式体验。
本次物理节户外体验活动项目丰富,生动有趣,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极高,现场气氛欢快融洽。
社团志愿者指导同学体验“超级空气炮”实验
社团志愿者指导同学体验“乒乓机关枪”实验
社团志愿者和同学们一起体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社团志愿者指导学生体验“套人泡泡”实验
社团志愿者指导学生体验“变脸”实验
社团志愿者练习“惯性环”、“看得见的声音”、“滚上体”等实验
还有学生自制的电磁炮、简易电报机、用示波器演示电磁振荡、无人机和卫星信号接收器等更是令在场师生赞叹连连。
学生自制“电磁炮”威力震撼
吴术刚主任、赵理森主任和部分高中物理老师莅临现场指导工作
(五)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和指导老师合影留念。整理实验器材搬回实验室,并打扫场地。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和指导老师合影留念
二、活动总结
本次物理节户外体验活动集知识、趣味、创新于一体,让学生在玩中亲近物理知识,在做中体会物理魅力,在思考中激活物理思维。让学生们点燃了科学梦想,激发了探索热情,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对参加活动的社团志愿者各方面发展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这次活动,志愿者不仅能够学到宝贵的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和价值,还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此类活动,将有更多的同学投身于物理知识的探索之中,在物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发现更多的奥秘。
三、学生感言
高二(21)班唐睿:
参加本次物理节户外体验活动,作为志愿者的感受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
首先,通过本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物理学的魅力和应用价值。我不仅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乐趣。这种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物理学的原理和应用,也增强了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本次活动也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和合作,也意识到了团队协作对于完成任务和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本次活动还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活动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不足,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总的来说,参加物理节户外体验志愿者活动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物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收获将会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