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手工染色技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其古称“扎缬”或“夹缬”,这种染色技术以纱、线、绳等工具为基础,对织物进行各种形式的扎、缝、缚、缀、夹等操作,然后再进行染色,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图案和纹理。近日,美术插画社团的课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扎染艺术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了这项古老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集中讲解与小组讨论
活动伊始,美术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和制作过程。扎染古称“扎缬”或“夹缬”,是一种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操作后染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它有着15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之一。
学生课堂创作记录
二、开展创作实践
在了解了扎染的基本原理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实践操作。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利用纱线、橡皮筋等工具,对白色的布料进行捆绑和折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每一个步骤,生怕破坏了即将呈现的美丽图案。经过一番精心制作,学生们的作品终于出炉了。当看到被染得五彩斑斓的布料时,学生们脸上都露出了惊喜和自豪的笑容。他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和感受。有的作品图案清晰、色彩鲜艳,有的则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和创意。
此次扎染艺术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过亲手制作,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未来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传统艺术体验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扎染活动的海报展示
制作过程展示
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展示
学生整体作品展示
三、学生感想
初一年级万一嫚: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扎染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亲身体验了扎染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更让我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收获了诸多感悟和心得。在扎染的实践中,我首先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一块布料,每一根纱线,都仿佛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当我亲手将纱线缠绕在布料上,创造出独特的图案时,我深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其次,扎染实践让我体会到了耐心和细致的重要性。在染色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作品失败。这让我明白了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需要保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初二年级王鑫鑫:
扎染实践还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尝试不同的捆绑方式和染色技巧时,我不断思考、尝试、调整,最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尝试和探索,才能不断超越自我。通过这次扎染实践,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传承和发扬。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保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不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总之,这次扎染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传统文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和魅力。
四、活动总结
在我校兴趣小组成员带领下开展班级美术展览,交流、回顾、学习成果。2023年“扎染之美”布艺手工展:跨越千年的古朴,沉淀时光的手信,感触色彩的渲染与变化,呈现千变万化的美。在扎染的实践中,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一块布料,每一根纱线,都仿佛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当他们亲手将纱线缠绕在布料上,创造出独特的图案时,也会深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