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听分析,累经验,促成长
听分析,累经验,促成长
发布日期:2024-06-04 来自:本站

为提高教师命题、解题、讲题能力,进一步总结中考备考经验,准确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掌握中考命题方法,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教研能力,2024年5月15日上午,省实验初中生物组在文博生物实验室组织开展了“听分析,累经验,促成长”活动,认真聆听有关郑州市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的情况分析,积极发挥郑州市适应性测试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本次活动主要是聆听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刘杰老师对郑州市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的试卷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由于时间等原因,本次分析采用线上的形式进行。刘老师首先分析了试卷当中的两种题型、试题的难易程度、知识的覆盖面等,总结出试题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基础考查,突出主干知识;注重知识迁移,体现素养立意。然后他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出具体分析,从而找准抓手,为接下来的复习备考明晰方向。会议上,刘老师还对三种新的题型做了重点分析。一是分级赋分题。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都会出现一个一空两分的分级赋分题,除了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也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本次考试中学生这种题型的答题情况较之前有比较大的提升,说明老师们对试题的分析和对该种题型答题方法的总结运用在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二是跨学科实践类题目。为响应时代需求和培育时代新人,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各门课程原则上至少要用 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体现了新课标鲜明的导向性——跨学科学习。考试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试卷中有关跨学科类的题目也几乎成了“标配”。三是综合情境类题目。这类题型在一个问题情境下,会对多个知识点多维度进行考查,这样的题型较为新颖,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解答这类题型。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生物组教研组长郭宏玉组织了此次研讨会议,并做了总结。她指出,针对分级赋分题,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所给题干,用精炼的语言将知识进行阶梯式呈现,使得分率更高,老师们还需要继续努力。跨学科实践类题目如模型制作、栽培种植等涉及跨学科知识的试题,对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科知识交叉渗透中解答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学中老师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结合生活实践、积累可用作题干的命题情境,注重学生对模型的分析和创新制作,对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知识的渗透和挖掘。综合情境类题目可以关注目前出现次数较多的其他省份的同类型题目,分析总结该类题型的命题思路和答题方法技巧。

扎实学习、探索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老师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会后均表示收获满满。通过聆听刘老师的讲解,通过组内老师们思维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最终将各种观点和结论进行汇总,为今后的学习和备考提供非常有意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