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地理组老师们来到郑州北郊的黄河模型试验测控及数据处理中心,亲身感受黄河治理的奥妙。
老师们首先来到模型黄河基地的1号试验大厅,看到巍峨的黄河按照1:600的比例缩小在地面上,每一处都标明了该处黄河的准确数据信息,感到特别神奇。工作人员带领着老师们沿着模型黄河持续行走,一边介绍这是哪一段黄河的模型,一边给老师们讲着相关知识。老师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不断提出疑问:“为什么基地的泥沙不用黄河里的泥沙?”“小浪底水库模型中上面洞的作用是什么?”工作人员都一一进行了解答。在与工作人员的互动交流中,老师们知道了黄河的相关知识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数字,更感叹黄河的雄伟。
沿着黄河模型,老师们在实验大厅里持续观察,看到了采自黄河沿岸九省的各种不同质地的泥沙标本,调水调沙的试验工具,了解了不同地质情况下黄河治理的难度。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开展
“模型黄河”试验,通过相似性模拟,是探索自然界水沙复杂运动规律和潜在机理的重要研究手段。利用小浪底库区试验厅,黄科院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库支流倒回灌淤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小浪底水库淤积形态优选与调控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等项目,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小浪底水库优化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走到下游河道试验厅,工作人员为老师们讲解时如何利用水利设施建设,揭示边界层内外掺混强度及分布对水沙动力及坡面边界的响应规律,探究不同水沙动力条件下“地上悬河”的地貌演化特征及河道调整规律。
“模型黄河”试验基地让人们更好地看黄河、懂黄河、爱黄河、护黄河。运用现代数字、智能、测验、感知、信息技术迭代升级,不断提升黄河全域建设的科技水平,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在这里有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老师们感到特别的开心,也立志要将此次亲身实践运用到教学教育当中。让学生们树立用科技治理黄河、用科技改变生活,让黄河沿岸的人民能够享受到黄河的福祉,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