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活动快讯 >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映刻文学社 我是“一带一路”文化推荐官活动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映刻文学社 我是“一带一路”文化推荐官活动
发布日期:2024-05-31 来自:本站

一、活动目的

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项合作倡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它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开启了全球化新阶段,书写了新奇迹,而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间深化合作的重要驱动力,一带一路正是秉持论语“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提倡在维护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在沿途国家民众中产生了情感共鸣。

当今世界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作为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高中生,走出国门,我们都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而唤醒文化自觉,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举办本次社团活动的初衷。

同时,由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2022年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活动响应教育改革趋势,将地理、历史、政治、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期使学生能够打破认知局限,基于真实世界,解决真问题、学习真本领。

活动主题展示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主题为我是“一带一路”文化推荐官,主要是推介中华民族不同领域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现其价值和精彩之处。活动将文学社的社员分为四组,同学们结合地理、历史、思政课堂关于“一带一路”的章节知识,联系自身生活,联想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元素,挖掘各种资源,查询网络资料、书籍和相关新闻等素材,制作PPT进行演讲分享。

指导老师和活动成员合影

三、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王丽芳老师为大家说明本次活动主要目的和现场流程,刘曼懿同学主持开场白。

活动主题展示

第二环节:各组成员依照分工,依次上台展示活动成果。

第一组为“汝瓷小分队”,成员为刘曼懿、王一帆、李昀柯三位同学。陶瓷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先民最初发明陶器时是为了生活便利,但随着社会发展,之后注入了宗教、民俗、审美、道德等,精神因素超越了物质因素,成为人们精神因素的审美表达。五千年中华文明史里最美的朝代是宋代,那是一个属于艺术的时代,宋代诗词,把中国古代汉语的美发展到极致;宋代书画,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而宋代的汝瓷,则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汝瓷追求简约纯净,以釉色取胜。后人常用北宋皇帝宋徽宗写下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来形容汝瓷独有的天青色之美,而由于烧成难度大,汝窑瓷器在南宋时期就已有“近尤难得”之说,留存至今的件件都是稀世珍宝。“纵有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一句民间俗语,道出了它的珍贵。同学们深入汝瓷的制造地参观并亲手制作,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汝瓷的视觉盛宴,让大家认识到汝瓷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昙花一现绝美千年的汝瓷

成员展示亲手制作汝瓷过程

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

第二组是“传统习俗与中医药文化小分队”,成员为陈禹舵、汤杰园、米哲祎三位同学。俗语有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他们向我们介绍了重要的民生植物-艾草,并由此延伸出了许多中国的传统习俗和中医药文化。艾草具有多种功效,如驱蚊、止血等。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艾草不仅仅是一种草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智慧和价值观。

小组成果展示

第三组是“丝绸之路水果小分队”,成员为周慧婷、张童言和张妙弋同学,他们为大家介绍了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一种水果—葡萄。讲解了葡萄的起源、品种和传播过程,让大家感受到了葡萄品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葡萄的小历史,使同学们体会到丝绸之路的大历史。

第四组是“美食小分队”,成员为杨雨轩、王鲁豫、卢浩源三位同学,饮食是全人类的生命保障,也是展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可以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先导。小组成员本次推荐了锅包肉、广东肠粉和饺子三种地域代表性美食,通过角色代入,生动展示了这三种食物的起源、制作方法和风味特色,同时也让老师和同学们现场品尝了美味的“锅包肉”,让大家获得了多重感官体验,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

美食文化体验与分享

第三环节:活动进入最后阶段,老师和副社长进行了总结,本次活动大家都做了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大胆展现了自己的作品,突破了自我,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也积累了未来在异国求学之旅传播中华文化的第一手素材,期待大家以后更精彩的表现!

副社长张妙弋进行活动总结

四、活动意义

正如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所说:“若以水济水,孰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孰能听之”,相异的文化特质共存共生,方能带来惊喜,而只有深入挖掘出中华文化的特质,才能在跨区域交流互鉴中创造新的奇迹。通过本次社团活动,大家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诠释了它们的吸引力和独特风采,也增强了文化自信。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第十一年,十一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规模投资,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一带一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中国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文化交流架起了民心相通的桥梁,希望同学们以后走出国门,与祖国共发展,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推荐官,让我们的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精彩绽放,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成员合影

费孝通先生


撰稿:王丽芳 张妙弋

摄影:刘曼懿 杨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