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活动快讯 > 五一劳动教育周总结(本部高二年级)
五一劳动教育周总结(本部高二年级)
发布日期:2024-05-08 来自:本站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响应学校号召,本部高二年级在校学生处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了纷呈的五一劳动教育周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升旗仪式

4月29日,年级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主题为《责任在肩心爱国,热爱劳动会学习》,时维四月,序属三春。今天我们心怀梦想,齐聚一堂。怀揣热爱,追求真理,我们在校园学习新知,交流思想。迎着春风,沐浴朝阳。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风华正茂。正逢盛世,未来可期,身处新时代,面对新责任,须挺膺担当。高二年级1班庄寻尧,2班景佳琪,3班祝钰开,4班潘文慧等四位同学的精彩发言,启发每位实验学子应心怀爱国之心,立足新时代,担当青春使命。我们不仅要读课本之书,也要习劳动之术,提升学习能力和劳动技能,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教师代表崔迪老师演讲的题目为“劳动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是劳动,让浩瀚的荒原变成了天下粮仓;是劳动,让身边的万丈高楼拔地而起;是劳动,让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是劳动,让偌大的世界变成地球村!神奇的劳动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在纪念并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同时,必须深刻明白: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培养高尚的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为铸就我们的梦想,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

我们要在劳动中铸就梦想,在奋斗中开创未来。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和期中考试,我们应当合理规划假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认真复习,查漏补缺,迎接期中考试。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更要传承劳动精神,创造美好未来!

二、主题班会教育动员

4月29日各班召开了通过主题班会进行集体的教育和动员。

班会课上,同学们了解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学习了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如良好的健康状况和高度的身体训练,是有效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条件。——克鲁普斯卡娅 ;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马克思;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苏霍姆林斯基 ;管理的第一目标是使较高工资与较低的劳动成本结合起来。——泰罗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论述:

学习了劳动模范的先进事例,“铁人”王进喜、摘取科学皇冠明珠的陈景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新时代高级技师洪家光,许振超多次带领团队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享誉世界航运界,巨晓林经过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累计创新施工方法,给公司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写出了10万字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书稿。

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被称为“航空手艺人”从码头工人,到技术骨干、企业带头人、物流专家、国际标准的领衔制定者……他带领团队主动创新,研发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推进港口装卸机械化。

王顺友,20年来,他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正是因为他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三、主题展板教育宣传

各班绘制了关于五一劳动节展板,展板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有致敬劳动者,无数劳动者在坚守岗位、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他们中,有坚守大山深处、为孩子们带去知识的支教青年;有身负50斤装备、奋战防火一线的森林消防员;有在急诊科室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危重病人的医护人员;有及时排查故障、守护千家万户光明的电力工人;还有早晚奔波在外,为家家户户送去必需品的快递小哥……他们保平安、保温暖、保畅通,让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有劳动实践目标如厨艺大赛、志愿服务、职业访谈、岗位体验。年级对各班展板进行了评比,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四、五一假期劳动实践

年级全体学生利用五一假期,开展了多样式的劳动实践,如厨艺大赛:小试身手,为家人做一道拿手的菜肴,或者尝试学做一道新菜肴;家务劳动:主动请缨,高标准整理自己的房间,尤其是床铺和书桌;或者在家人的指导下挑战一项新的家务劳动;志愿服务:积极行动,多元化开展志愿服务,奉献他人,提升自己;职业访谈:寻找对象,了解其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基本要求等内容,帮助自己确定职业定位和探索生涯规划;岗位体验:大胆融入,尝试岗位体验,在学校、社区、公司等不同单位,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至少进行为期一天的全程跟岗体验。学生们通过劳动感受父母的辛劳,感受他人的辛苦,明白劳动最光荣。每个人还写出了劳动心得。用实际行动为五一劳动节献礼。

劳动心得1:

放假第一天,荣幸地领取了“收拾房间”的任务。时隔一个月再回家,我并不觉得卧室陌生,反倒是一股亲切。把行李箱放旁边后,我先把书桌上堆的东西整理了一下,接着是床铺,衣柜。“扫-拖-擦-收”四件套圆满完成已是五十分钟之后,然后仅用三分钟就把行李完美归位---果然,房间整洁时,做事的效率真的会提高!°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为扫天下,仍需多奋斗!整理完房间仅是第一步,人生中更多的“劳动”也在等着我们进行!

劳动心得2: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位中国人应有的优秀品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辈青年更应热爱劳动,践行劳动。在学校和年级的组织下,我参与了五一劳动活动,收获了幸福感和成就感,体会到了劳动的美好。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坚持劳动。从我做起,践行并发扬劳动精神。

劳动心得3:

家务琐碎,实则修行。扫尘除垢,亦净心灵。衣物折叠,秩序井然,映照内心之静谧。炊烟袅袅,饭菜飘香,细品生活之甘甜。擦桌拭窗,明镜可鉴,照见日常之细腻。拂拭角落,唤醒往昔,记忆与现实交织。每一抹擦痕,皆是对家的温柔呵护;每一滴汗水,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注解。家务之中,蕴含生活哲学,小至一粥一饭的烹调,大到季节更迭的收纳,无不透露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当下的珍惜。在这忙碌的世界,家务成为一种静心的方式,让人暂时忘却外界纷扰,回归简单纯粹。它教会我们耐心与坚持,明白美好家园需亲手营造。在重复与平凡中,找寻到生活的节奏与平衡,体会平凡中的不平凡。家务,不仅是责任与义务,更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它让我们学会感恩,感谢那些日常中被忽视的小小幸福。每一次整理,都是与过往的对话,每一次清洁,都是对未来的铺垫。在这一举一动中,我们学会了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理解到“家”的真谛,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更是心灵的港湾,爱的集合。总之,家务虽小,意蕴深远。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心灵更加充实,是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修行。

烹饪之道,味在其中,情更浓。灶火初燃,食材备齐,一场关于味觉与情感的盛宴悄然开启。刀起菜落,是技巧与艺术的融合,每一刀下去,不仅是削减食材,更是在雕琢生活的细腻与精致。火候拿捏,如同把握人生分寸,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生,恰到好处,方显功夫。调味品的添加,犹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适量则提鲜增香,过量则失真走味,平衡之美,全在于心。炊烟袅袅升起,不仅是食物香气的传递,更是家的味道,温暖而熟悉,唤醒深藏的记忆。一盘盘佳肴,从厨房端出,不仅是对味蕾的慰藉,更是对家人爱的表达。围坐餐桌旁,分享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彼此的日常点滴,增进的是亲情的温度。在烹饪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耐心等待,懂得了慢工出细活的哲理。每一道菜的完成,都是对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的体验,让人感受到,即便是最简单的食材,通过用心与创意,也能幻化出无限可能。烹饪,不只是生存技能,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教会我们珍惜,不仅是对食物的珍惜,更是对生活中每一份付出与收获的珍视。在这一锅一铲间,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自然的馈赠,感恩家人的陪伴,感恩生活的点点滴滴。总之,烹饪之旅,是探索,是创造,也是情感的交流与传递。它让我们在忙碌与平淡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意义,体会到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五、五一劳动节总结

5月7日各班召开了关于五一劳动节的第二次主题班会,对五一劳动周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班会课上学生们分享了五一劳动节的收获,谈了五一劳动节的感受,对热爱劳动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在劳动中铸就梦想,在奋斗中开创未来。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和期中考试,我们应当合理规划假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认真复习,查漏补缺,迎接期中考试。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更要传承劳动精神,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