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部2026届高一14班是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选科分科后由历史、政治、地理、生物诸科组合所构成的班级。班级共计52名学生,其中包含:
1.女生31名,男生21名。
2.住校生28人,走读生24人。
3.选科组合:历政地35人,历政生组合15人,历地生2人。
4.藏生7人,体育生4人,美术音乐播音编导等专业特长生5人。
14班是一个充满多样化特色的班级。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的宝贝,纷纷在班级文化特色建设、文体活动、学习活动等领域各展特长,风姿卓越,神采飞扬。
二、班主任介绍
高一14班班主任赵晓莉,历史学科老师,中国共产党党员。
平日的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结构和思维框架的建立,常常在黑板上亲手板书思维导图,清秀整洁的板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在班级管理中,她开明民主又事无巨细,以责任心和耐心调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同学们心中是女神级别的人物。
三、班名、班徽 、班歌
1.班名:“凝墨”,取自班徽上毛笔尖端滴下的墨水。“凝”,既是学习上的凝神,也是团结的凝聚。班级口号为“志做栋梁,青春飞扬。文科十四,创造辉煌。”志做栋梁是我们的志向,青春飞扬是我们的行动,文科十四是我们的班号,创造辉煌是我们想要追求的结果。作为文科班,班上的同学对人文社科类的学习十分感兴趣,知识储备与课外阅读量也十分丰富。同时,班上不乏多才多艺的同学,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班级文化建设也因他们的创意与努力多姿多彩,斩获多次板报和外展板年级一等奖。 团结和谐,开放包容的班风也让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有温暖的集体归属感,使14班无论是在阶段性测试还是在年级活动评比时,都能所向披靡,取得优异的成绩。
2.班徽:14班班徽“写春秋”,由华表,毛笔和飞扬的一笔构成数字“14”。雪山为背景,以祥云,水稻,小麦和豌豆花作为边框。金色的华表构成数字“1”,代表着“政治”的元素。作为国家的象征,华表也代表着祖国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毛笔和那飘逸潇洒,浓墨重彩的笔画构成数字“4”,不仅寓意着14班的每个同学都书写自己的青春,也在书写班级青春的故事。同时,毛笔延伸至画面底部中央,荡开一层层祥云,寓意着我们作为文科生也要亲手书写国家青春的历史。水稻和小麦代表“地理“元素”,两者的位置蕴含着南稻北麦的作物格局。豌豆花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代表“生物”元素,两者不仅代表了勤于钻研的科学探索精神,也代表着我们学习终将收获的累累硕果。有诗为证:心中常念家国事,种花植稻未曾休,文科学子多壮志,巨笔如椽写春秋。
3.班歌:《逐空》。取自歌词中“追逐远方的天空”。清新明快的旋律和励志的歌词,激励着我们,哪怕有别人否定的声音,哪怕前路阻碍重重,我们也要将昨天的痛变成明天的披风,追逐我们的梦想,让台下掌声雷动。
《逐空》
我听过 无数次 嘲讽
说沙粒不配 做浩瀚的梦
穿梭于 人潮的 汹涌
每个人都在 问何去何从
可是我
我不想 要藏锋 我偏偏 要争锋
这一路 尽管不断 磕磕碰碰
从不曾 甘于平庸 丢掉年少 的冲动
我明白
踩过了 荆棘地 才能遇见花丛
像那阵 穿越人海破浪的风
温柔 又不失英勇
昨天的痛
终将 变成 明天 的披风
带我 追逐 远方 的天空
终有 一天 台下 掌声雷动
破茧的蛹
终将 飞上 雨后 的彩虹
俯瞰 每座 险峻 的山峰
跃过 迷雾之中 深渊重重
拥抱 无垠星空
我不想 要藏锋 我偏偏 要争锋
这一路 尽管不断 磕磕碰碰
从不曾 甘于平庸 丢掉年少 的冲动
我明白
踩过了 荆棘地 才能遇见花丛
像那阵 穿越人海破浪的风
温柔 又不失英勇
昨天的痛
终将 变成 明天 的披风
带我 追逐 远方 的天空
终有 一天 台下 掌声雷动
破茧的蛹
终将 飞上 雨后 的彩虹
俯瞰 每座 险峻 的山峰
跃过 迷雾之中 深渊重重
拥抱 无垠星空
昨天的痛
终将 变成 明天 的披风
带我 追逐 远方 的天空
终有 一天 台下 掌声雷动
破茧的蛹
终将 飞上 雨后 的彩虹
俯瞰 每座 险峻 的山峰
跃过 迷雾之中 深渊重重
拥抱 无垠星空
4.班级口号:志做栋梁,青春飞扬。文科十四,创造辉煌。
四、教室建设介绍
赵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为创造团结友爱、追求卓越的班级在多方面积极努力,14班的教室各处细节都可以让人感受到有益于同学们身心健康成长、学习和精神风貌进步向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浓浓人文气息和氛围。
先移步至教室正前方。
1.班级建设目标
在教室的正面,黑板上方,张贴着:厚德博学,自强不息;做优秀的自己,创优秀的班级。红色充满着激情、热情和活力。这些也是14班的班级建设目标。赵老师将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与现代新课程改革中育人目标“立德树人”有机结合,提出来了“厚德博学,自强不息”,并以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教育培养目标“全面发展、追求卓越”为指引,提出了“做优秀的自己,创优秀的班级”。这些在教室的正前方醒目地激励着每位同学朝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追求卓越方向努力。
2.班风塑造
知行合一,团结卓越。
站在讲台上,目视前方,教室的后黑板正上方,红色醒目的八个大字:知行合一、团结卓越。这是赵老师对我们思想、行动、习惯提出的要求。目标和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位同学能够知行合一,脚踏实地,齐心协力,互相包容和成就,追求卓越非凡。 这样就凝造出了14班的班级氛围:团结、务实、扎实、求进,从而有助于同学们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的成长。
3.班级日常安排。在正前方黑板的旁边,进门口处,张贴着我们班级的各项日常安排。包括课程表,午、晚读科目表,生活作息时间表,卫生值日表,河南省实验中学校规校纪,惩戒细则,按拼音排序的班级学生名单,高一年级手机使用办法,班干部职责等。这些让我们的学习有序、教室整洁、纪律严明、班级运转职责明晰、公平高效。
4.班级特色文化窗口
从讲桌处,再往里走,是我们的班级特色文化窗口之一。其中,往上看,张贴的“九个学习好习惯”和“数学公式中的人生道理”,启发我们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珍惜和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每天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醒目的“认真专注”毛笔字居于最上方,这是我们学习时应该恪守的最基本准则。最具有班级特色的是下方这块每日一更新的毛主席语录板。我们班的同学绝大部分都选择政治,这块语录板可以让我们学习伟人的真知灼见,培养我们为国家奉献力量的意识和胸怀。
现在我们把眼光移到教室外墙靠近门口的侧面。从激情澎湃的红色到清幽淡雅的绿色。苏轼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们这里虽然种不了竹子,但是有泡沫纸做成的竹子浮雕。浮雕旁边是同学们的心愿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其他班使用现成的便利贴或明信片不同,我们班的心愿墙使用的是同学手绘的原创插画,上面有理想的大学,也有想要追逐的梦想,充满了色彩与创意。毛笔写成的毛主席,周总理,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的名言,与竹子的风格相得益彰,让教室变成了书轩,仿佛置身于其中,能感受到竹林中的清风,能闻到竹叶的清香,并且从名人的精辟言语中感受到了学习、人生、快乐等方面的智慧的真谛。
移步到教室后方。映入眼帘的是“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主题板报。板报整体采用绚彩海洋设计,大字标题创造性的采用了彩色背景,表现着我们绚彩的青春。板报旁边则是让别的班的同学羡慕不已的“欢心一隅”。无论是考试题目太难的失落,或者是即将要放假的喜悦,都可以在这块儿白板上淋漓尽致的展现。同学们的喜怒哀乐也尽情的得到了表达。
移步教室外。教室外,走廊右手边这面墨绿色展板上是获得过展板设计一等奖的“新学期新气象”主题展,展板的主体部分是鱼跃龙门,寓意着新的学期里,我们龙腾虎跃,奋力拼搏。“课前要预习,上课要专心,作业不拖延,课后常温习”这些是我们对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美好期待。
浓厚人文气息的美美教室,浸润着青春昂扬、团结向上的14班学子们,为了更美好的人生梦想,不断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