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专家引领研规律,争做学术型教师 ——河南大学杨亮教授莅临指导我校省级学科基地教研工作
专家引领研规律,争做学术型教师 ——河南大学杨亮教授莅临指导我校省级学科基地教研工作
发布日期:2024-04-29 来自:本站

为明晰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对新高考测量评价的认识水平,推动老师们成长为学术型教师,4月15日,河南省一级学科基地、我校高中语文组邀请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杨亮教授莅临我校,指导学科基地教研工作,为老师们做《“双新”理念下高中语文教材的测量与评价》专题讲座。


杨亮教授

讲座由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张云佳老师主持,郑州市基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余昆仑老师,来自清华附中、郑州四中、七中、九中、十八中等各兄弟学校的语文同仁们以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组和部分初中语文组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云佳老师主持

活动由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务处彭主任致欢迎辞。彭主任代表学校对杨亮教授给予我校教科研工作和语文学科基地建设的关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其次,彭主任指出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语文组作为河南省一级学科基地,更应在全省语文学科建设上努力发挥“头雁”作用,既要“脚踏实地”,也要“异想天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弘扬创新精神,探索科学备考之路。最后,彭主任衷心希望我校省一级语文学科基地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教育教学作出更多贡献。

彭双仓主任致辞

老师们认真学习讲座

杨亮教授从语文课程改革的视角,分析了现实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未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杨亮教授认为,语文是一门没有明显边界的学科,近年来,高中语文学科难度越来越大,这是单靠对学生应试的套路化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更注重根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今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已然超越了单纯的文字与翻译,而是深入到了对文言文本的内容理解层面;高考对小说的考查也并非一般的答题技巧即可覆盖,而是侧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杨亮教授以高考作文为例,强调在议论文教学中要注重锤炼学生思维品质,并从立意、拟题、行文、用语等方面阐述了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在立意方面,要找到材料中句子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关注深层次的联系,确定立意,避免作文写作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在拟题时,要注意题目不能过于诗意,既要明确内容又不能太过机械;而在作文内容写作时,杨亮教授提出,作文分论点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在进行观点论证时,不可堆砌论据。

基于当下的高考形势,杨亮教授为高中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几点建议:1.关注初中语文教材,做好初高中语文教材衔接,要看到初中语文教材对高考的价值;2.教师需精讲核心篇目,从课本出发,落脚到知识点的分布上,使语文知识呈现序列化,帮助学生吸收与学习;3.教师要多多研究试卷、研究试题、研究高考命题趋势并多出试卷、会出试卷,以此研究语文教学规律和高考命题规律,发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向。杨亮教授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开阔的理论视野,又有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做法,娓娓道来而又切中肯綮。


杨亮教授进行讲座

余昆仑老师发言

杨亮教授精彩的讲座引发老师们思维的碰撞和精彩的分享。河南省实验中学崔矿山老师作为教师代表谈了自己的心得和收获,尤其强调了课本知识迁移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性。郑州市基础教研室余昆仑老师特别提出高中语文老师要做好六个 “衔接”:教考衔接、初高中衔接、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的衔接、知识与素养的衔接、语言与思维的衔接以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衔接。

崔矿山老师发言

杨亮教授与部分老师亲切合影

活动最后,张云佳老师总结发言: “杨教授的讲座启发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也是理性的,语文同样需要科学、需要研究,科学研究才能发现规律性,也才更具有普遍性。”张老师呼吁老师们多思考多钻研,做学术型教师,努力为把河南省实验中学创建为全国一流“科技+学术”型高中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希望各位一线语文教师能发挥河南省一级学科基地的引领辐射作用,主动扛起河南省高中语文教育的大旗,把语文研究与教学作为终生的事业。

文:赵冰涵 张云佳

图:赵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