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佛面,新蕾含苞。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已经起航。2月28下午初中数学组分年级展开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学情调研分析,本部、文博、英才各年级数学教师现场参加。
第一部分 王瑞佳老进行初一年级学情调研分析
王瑞佳老师从试卷分析、改卷反馈、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王老师在分析中运用大量数据来展现,详细的统计数据反映了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王瑞佳老师在教学反思环节给现场老师分享了她的思考:
1、重视学生卷面的书写,改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2、重视学生几何语言的书写,解题过程的规范性,逻辑性,思路不清时,可在演草纸上分析解题思路,书写框架等。
3、强调尺规作图作图痕迹明显,作图工具2B铅笔。
4、注重典型例题、习题的变式和延伸。许多试题都来源于课本,而压轴题往往都是以教材中某一典型题目为基架,进行延伸、拓展而成,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本中的重要例题、习题都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其演变和延伸。
5、注重做过题目或错题的整理和反思。
王瑞佳老师提出,本次试卷上题目都能在过去做过的习题中找到类似题目,都是常规题。做过的题一再出错,说明订错仍需重视。错题订正不仅仅是错题的记录, 更是对由题目引出来的更深层的内容的理解和探索。在理解本题的基础上, 还可以举一反三, 了解其他类似的题目, 做到融会贯通, 而不是照葫芦画瓢。过一段时间就要对错题集进行复习。重新对这些题型进行思考,明确其解题思路的形成,以便后续的计算或学习当中遇到同类题型也能够顺利得到其解题思路。在考试前易错题集的利用也能充分发挥其重要的地位。针对自己学习当中的困难点和易错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总体的复习,有利于在考试当中避免重复性的错误发生。
老师们认真聆听王瑞佳老师讲解
第二部分 王丹鹤老师进行初二年级学情调研分析
王丹鹤老师从数据分析、试题分析、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王老师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对试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八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引发教师反观日常教学,在掌握学情的条件下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王丹鹤老师在以下题型做出具体分析:
第20题:几何证明(平均分5.9)
【评分标准】第一问4分,第二问5分。
【主要问题】(1)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思路混乱,内角和外角区分不开,导致该题证明不出来;(2)部分同学因为证明不出来而额外添加一些条件;(3)部分同学书写格式不规范,角度表示不规范,条件和结论不是很匹配,位置出现颠倒现象;(4)部分同学字体潦草,字母和数字区分不开;(5)总体该题得分情况不理想,满分率不高,下阶段需要加强几何证明的学习和训练。
第21题:应用题(平均分5.8)
【评分标准】 第(1)问4分,列出方程组2分,解出方程组1分,回答1分
第(2)问5分,列出不等式1分,解对不等式1分,列出函数关系式并由增减性判断最值2分,回答1分
【主要问题】(1)大部分方程组能列对,但解不对的较多;(2)应用题中的解方程组不需要写过程,但不少学生把详细过程都写出来了;(3)第一问有的学生没有回答;(4)没有列不等式,而由列方程或方程不等式混合得最值;(5)没有讨论增减性,较多学生由线上比线下便宜而得出结论,虽然这次没扣分,但不提倡。
老师们认真聆听王丹鹤老师讲解
第一部分 李娟老师进行初三年级学情调研分析
李娟老师从数据分析、试题分析、反思与建议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李老师运用数据说话,着重分析了试题,并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一方面将全面分析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便于指导日常教学;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练习,使初三学生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更高效复习。
李老师还对试卷内容给出总体评价。
1、遵循课标,注重基础,难度适中试卷紧扣课标,贴近中招和教学实际,从学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许多试题都是常规题目,与教材紧密结合,但又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对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试卷全面考查了九上九下的知识,注重知识交汇点,重点覆盖全面.
3、能力考查到位,分值布局合理.
4、紧跟时事,求变创新:如17题的国际乒联团体世界杯、19题的亚运会.
最后,李老师讲解反思和建议。李老师提出,即使初三学生仍需重视书写与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常规模型的建立与推导过程;还要拓展知识面,多接触新题型;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典型例题、习题的变式和延伸。作为初三的教师,李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新学期的安排:
第一轮复习:2.26-4月中旬
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底
第三轮复习:5月底-6月前三周
第四轮复习:6月20左右-中考
老师们认真聆听李娟老师讲解

初一备课组长张永丽老师总结发言
文字:陈虹宇
摄影:申佳宁 常明明 张迪
审校:张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