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聚焦极地旅游 探索跨学科教学新范式——祝贺我校郭花凤参加河南省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课例展示活动
聚焦极地旅游 探索跨学科教学新范式——祝贺我校郭花凤参加河南省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课例展示活动
发布日期:2024-04-03 来自:本站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通知》(教材厅函〔20233号)文件精神,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基本要求,加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教研员和教师交流分享各地的教学设计、教学工具等教育教学实践成果,在2024325日下午,河南省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课例展示活动通过远程互动教研平台顺利举行,我校郭花凤教师现场与全省地理教育者进行了课例分享与交流,一起分享的还有开封市第十三中学张羽、洛阳市联盟路初级中学王慧芳教师,这三名教师是在2023年“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课例省级评审中选拔产生。

我校郭花凤老师所做课例《极美之旅——制作南极地区旅游宣传海报》荣获河南省一等奖,作品被省教研室推荐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同时本节课堂实录也获得了中国教育部精品实验课。


本次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发展,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践行新理念,赋能新课堂。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地理教研员杨惠茹主持本次活动,各地市教研员和教师通过远程教研平台进行观摩,我校初高中地理教师在我校报告厅参会。


郭花凤老师的示范课例是《极美之旅 ——制作南极地区旅游宣传海报》,她以“制作简要的南极地区旅游宣传海报”为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海报、作品展示交流评价两个环节,进行“情境导入——确定任务——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展示交流——课堂总结”知识明线和“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怎么样”活动的暗线交相辉映授课。郭老师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制作旅游宣传海报,实验方式和工具多样,有电脑软件制作海报,有手绘作品,材料有折纸、橡皮泥、石膏、丙烯、超轻黏土……学生自行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动手实践,深度参与,主动学习,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节课“做”的成果既有外显的物化海报,又有内隐的讨论、设计、演讲等;“做”的主题定位是学生感兴趣的、易操作的;“做”的任务设置有难度,富有挑战性,落实多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做”的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行动力、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和创新能力。作品评价环节中,自评和互评镶嵌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之中,融为有机的整体,到最后“和自己的作品合个影吧”小创意,增强学生仪式感、体验感,情感得到升华!本节课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专注度、参与度,提升实践能力,这是一节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艺术、语文、生物、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的实验教学,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的人才,为我省跨学科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郭花凤教师展


活动最后,省教研员杨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展示的三个课例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主题和研究内容的选取、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场所的选取、学习产品的生成、评价方式的多样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对推广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呼吁全省各地地理教师要尽快付诸到实践当中去,更好地落实课标的相关要求,同时感谢三位老师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在跨学科教学上指明了方向,引领教师们在真实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河南省各地市的地理教师们会不断在“跨学科”教学中深耕探索、不断努力、共研共学,携手同行。

我校初中地理教师观课收获:

栗洁玲

科学的发展,使得学科分化更加细致,但也使得各学科之间更为密切。地理课程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科领域,地理教学应加强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成效。今天三位老师的分享,给地理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提供了设计的范本。三位老师的课,从学生视角出发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采用“单一学科主导+多种学科辅助”的模式,并且以学科能力贯穿学习过程,坚持教--评一致性的原则,受益匪浅。

李福军

跨学科教学能够给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带来极大的启示。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知识,还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跨学科教学能够使教师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明确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课程结构框架,从而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实施有效教学。

韩丽芳

三位老师呈现了精彩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课程标准的融合,强调突出“主题”的选择,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强调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达到提升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多学科综合思维的目标。郭老师聚焦极地旅游,担忧极地环境,启发学生从跨学科角度多种方式呈现极地旅游海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刘春燕

三节课例各具特色,别具匠心。尤其是郭花凤老师的课例设计,课件制作兼具精美和实用,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多样化,质量高。展示了大实验师生的风采,把德育很好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值得我们学习。

陈培博:

三个老师跨学科设计各有侧重,围绕不同学科若干课程标准,选取了生动而又真实存在的情境,把各科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综合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做到了寓教于乐,同时形式丰富多样,引人入胜。

石红彦

地理跨学科主题的精品课分享,让我受益匪浅!重新认识了“跨学科”,不仅仅是学科的交叉,知识的融合,应该更加注重学科思维的提升和学生实践的生成。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体验!

白扣

很高兴也极为荣幸能够听取三位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分享,三位老师从不同的知识内容分享了自己所做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关案例,三位教师的案例均包含学科核心内容、联系多学科知识、生活体验,且在课堂中可操作,让跨学科学习更具有现实意义,也让我们收获巨大,在未来也有更多的参考。跨学科融合教学为学生、教师和教学本身带来了诸多积极的改变和可能性,面对其中的挑战,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的学习和创新,便能够确保学生在这一教育模式中获得更加全面、有深度的学习体验。

卢伟伟

跨学科主题式教学怎么跨?跨到哪儿?三位老师做出了很好的尝试,从学习主题的选取,到学习方式的选择及评价的多样性,都体现了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与学习。三节课学生的参与不同于常规教学的参与,大多都是一种沉浸式体验,如制作水火箭、创作宣传海报、实地调研甚至有情景剧表演、快板、MV的录制等等,学生在一个主题活动下全方位参与,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科能力与综合素养,值得反复观摩与学习。

王喜峰

认真梳理了省教研员杨老师的点评要点,并高度认同她对三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并表示整体上收获很大,值得我们去学习、参考,并继续努力。

南梦旗:

在观摩地理跨学科优秀课例展示后,我深受启发。这些课例展示不仅展现了地理教学的专业性,更突出了跨学科性和创新性。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地理教学呈现出更加立体、丰富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这些优秀课例也展示了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上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我深感敬佩。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教学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学科范畴内,而是要敢于跨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牛本凤:

今天有幸收看了河南省远程教育平台展示的三节基础教育精品课,三位老师的主题选择或贴近生活,或聚焦现实,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共情能力,重视学科的育人价值,尤其是我校郭花凤老师展示的《制作南极地区旅游宣传海报》,听南极科考队员奋力拼搏的故事,感知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科考队员孤独坚守、大国担当的南极精神,进而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郭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和饱满的激情瞬间感染了学生,学生在真看、真听中有了真悟和真做,才有了之后形式多样、科学美观并富有深刻内涵的宣传海报,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的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不是教书,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孩子们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学生能走多远,老师就带他走多远!

撰稿:郭花凤

摄影:赵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