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模糊了岁月的印记,却不曾模糊我们对他的崇敬与纪念。他的事迹,教育感染了代代国人,他的话语,一次次激励我们前行。雷锋,一个光辉的名字,一位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战士,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熠熠生辉,如同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传递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图一 雷锋精神永存
在第61个“学习雷锋”活动月,我们有责任学习雷锋精神,将为人民服务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正像“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的那样“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去践行。”为此,我校八年级思苇综合实践学生社团组织同学们到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
图二 敬老院外部环境
图三 同学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有序进入
活动当天,社团的同学们在下午两点半来到敬老院。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地开展活动。
首先,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们介绍了敬老院的相关情况,目前该院一共住有一百多位老人。看到同学们进入敬老院,老人们都非常高兴,眼里充满期待。同学们先参观、熟悉了老人生活、活动的场所,如户外健身场、食堂、老人住宿区等,之后进入了活动大厅,为后续的节目做准备。
图四 同学们在为表演节目做准备
同学们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温暖的文艺演出。首先,他们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心编排的反诈小品。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老年人成为了犯罪分子的重要侵害目标。为进一步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增强老年人防诈骗意识,提高老年人识别各类诈骗手段的能力,同学们极好的利用这一次与老人们近距离交流的良好契机,开展了关爱老年人,宣传防诈反诈的活动。
同学们利用老人们喜闻乐见的小品形式,向他们科普了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金融诈骗、熟人诈骗等犯罪手法,重点讲解了防范诈骗的措施,教老年人如何打电话报警,以及遇到可疑电话与信息或者诈骗时应怎样处理等等。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欢乐、温馨,老人们也频频鼓掌、笑容满面,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热情和活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关心。
图五 反诈小品表演
反诈小品表演完后,同学们又和老人们一起合唱了经典老歌《我们的大中国》《北京欢迎你》,这些歌曲以独特的魅力穿越了时空,成为几代人心目中的共同回忆,无论是曲调的悠扬,还是歌词的深情,都成为我们心中不可替代的回忆。老人们也被这悠扬的旋律所打动,与同学们齐声欢唱。

最后,同学们与老人们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表达了对老人的问候和关心,而老人们则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对这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能力、有担当的栋梁人才。
图七 同学们与老人亲切交谈
图八 同学们与老人亲切交谈
活动结束后,一位老人激动地说:“这些孩子们真是太可爱了,他们的到来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和幸福。”另一位老人也表示:“年轻人们的关心和陪伴让我们感到特别幸福和快乐。”
我们身上流淌着炎黄的血脉,烙印着儒家的思想精髓,因此也承载着我们源远流长而又厚重的人文思想,“爱心”便是其中的精髓。爱心是修养,是文化,更是人性中的美丽所在,而“尊老”“敬老”“爱老”作为对爱心的阐释,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图九 河南省实验中学政治思苇社团的同学们
通过此次“学雷锋”活动,同学们不仅展现了青春活力和爱心,更传承了雷锋精神,为推动社区文明建设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上?”这几句话,是雷锋18岁时在日记本上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他所叩问的,既是自己的生活应该怎样去过,也是新中国的年轻人应当如何锚定人生的价值坐标。
从生到死,雷锋用短暂而辉煌的青春,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做出了清晰有力的回答,也为我们一代代年轻人树立了精神路标。
撰稿:叶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