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活动快讯 > “文物”研学增底蕴 文化自信更坚定
“文物”研学增底蕴 文化自信更坚定
发布日期:2024-03-13 来自:本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文物”研学,是一次快乐的出行,是一节行走的课堂;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是一堂文化自信的飞扬。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深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传统文化底蕴,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良辰美景三月天,草长莺飞春意满。2024年3月12日下午,高二年级2班、3班、4班学生到河南省博物院开展了以“‘文物’研学增底蕴 文化自信更坚定”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合影突出集体观念,丰富研学活动意义

班级合影同学们共同走过青涩岁月的见证,是同学们生活中的点滴美丽回忆,是同学友情的坚韧纽带。珍藏同学合影,留住美好回忆,突出集体观念,丰富研学活动意义。到达河南省博物院后,3个班的学生分别在主场馆西侧进行了合影留念。

“文物”研学增底蕴 文化自信更坚定

到省博物馆后, 3个班级分成6个小组,分别在6个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参观活动。同学们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兴趣盎然开始了两个小时的参观活动。

学生馆内合影留念,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浓厚的文化底蕴,其突出特性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层而持久的驱动力。参观河南省博物院,使我们的高中学生对河南浓厚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文化自信在学生心中有了更生动的形象,更具体的载体;不止于此,同学们也进一步强化了作为河南人的自豪感,作为河南人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骄傲在同学们的胸中激荡。

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少年应该自觉践行的社会责任,这类活动会进一步把这种责任从抽象推向具体,从被动转化为自觉,从文化骄傲到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久而久之,我们的青少年会时时刻刻自觉地向世界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附:学生感想

慨历史之悠长,察文化之脉络。阳春三月,天气渐暖。二班学子,齐聚省博。上溯商周,下探明清。聆贾湖骨笛之声传千载,感妇好鸮尊之巧夺天工;悟云纹铜禁之殷殷劝诲,叹玉柄铁剑之斑斑锈痕。所见所感,实为震撼,忆古抚昔,弦歌不辍。

时光如隙,文化绵延不绝;历史悠悠,我辈再续新篇!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2班班长参观后感想


硕大的场馆中,件件文物安眠于时间长河,那一串串绵延于龟裂甲骨上的活语,一抹抹驻足于青蓝瓷器上的色彩,历经历史的荡涤,更加珍贵。他们被古人的智慧浇筑,又被今人的心血修复,他们成为了飞跃长河的信鸽,使我们能与古人共赏繁华盛景,并誉璀璨文明。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3班赵悦鑫、张昊宇、王溪越参观后感想


一进展厅,就被那些古老的物件、珍贵的历史印记环绕着;我那颗因集体出游而雀跃的心霎时间被抚平。莲鹤方壶、贾湖骨笛、妇好鴞尊,不知是细致的讲解,还是文物自身,屡屡叩动我的心弦——也许是一尊响了千年的编钟,要我置身其中,发出同根同源的呼唤:“中国,中国……”

历史的厚重从不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壁障,因为新的历史正在被你我书写。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4班黄诗雅参观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