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料峭朔冬日,凝心聚力成长时。为梳理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与亮点,助力学科基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探索新课标的落地实施,分享与沉淀各年级的宝贵经验,1月8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由本部高一语文组潘聪老师主讲《“惯”成高能,“范”铸利器——高一语文学习习惯与规范》小论坛。活动由教研组长张云佳老师主持,各备课组长以及任教老师参加。
(潘聪老师主讲小论坛)
中级的语文学习习惯则更注重阅读、写作、朗诵记忆、表达提问与高效作业。比如,对待写作,我们要时常进行审题训练、提纲训练、作文训练,或是随笔写作;在作业方面,要培养学生限时完成、独立完成的能力,养成标注疑问、典例总结、同类归纳的习惯。高级的语文学习习惯则侧重“思维能力”的养成。以初高中学习的总体差异为依据,高中知识范围广,难度和灵活度更高,学习方法指向理解创新,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
其次,潘聪老师就“规范的答题训练”作了解读。“规范的答题”分为“答题用语规范”“答题格式规范”“答题思路规范”,她以学生的试卷为例,条分缕析地为大家对比解读了这三种“规范”的常见答题盲区与规范的答题指向,在座的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论坛尾声,潘聪老师提出了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对如何设置适切的“情境活动”的困惑,并分享了自己首次以大单元教学形式教授《赤壁赋》的经验。
最后,张云佳老师作了总结讲话。从今天的论坛交流中,她看到了潘聪老师教学中的“变”与“不变”。潘聪老师始终以“静水流深”“精益求精”的态度悉心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足以看出她的“细腻、专业、匠心、用心”,这正是她教学中“不变”之处;在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中,潘聪老师与时俱进,积极探寻适切“情境设置”教学活动,这是她“变”的一面。张老师还指出,在大单元教学中,好的情境活动应该能“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要“贯穿文本教学”。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要拥有必备的语文素质、语文学识、语文基本功,这更是是我们的初心、职责和工作。
(张云佳老师总结)
务本求实,守正创新。教研组是学校教学与教科研工作的主阵地,教研盘点了“教学中的践与悟”,凝聚了“教研组的行与思”。高中语文教研组将继续以学科基地建设为中心,焕发教学科研活力;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回归课堂教学本真;以推动“大单元教学”为目标,引领学生素养提升。相信在这样一种“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良好氛围中,高中语文组的教研工作会在“求真、求实、求效”的路上行稳致远,教师的成长之路也必将更加开阔辉煌。
撰稿:冯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