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走,带你去省实验中学看看!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走,带你去省实验中学看看!
发布日期:2024-01-11 来自:本站

近日,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名单的消息备受关注。“实验校的实力如何?”“实验校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很多关心教育发展的人士特别是学生家长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对实验校的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尤为关心。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我校初中地理教研组在元旦前后开展的大单元教学课例展示活动,来看看实验校的“实验”到底“香不香”。走!

元旦前后,年味渐浓,初中地理教研组在制定大单元教学计划时,决定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理念,为中国年增添和美年味”的教学课例展示,并于1月8日下午以微格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展示、交流活动。郭花凤、韩丽芳、卢伟伟老师结合新课标的难点、跨学科主题学习、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要求,围绕“透过地方文化景观看‘因地制宜’”主题 ,分别展示了《甘饴山峦 茗韵景迈》《东北风光 赏雪游街》《杏花烟雨 水润江南》三个课例,授课内容涉及农业、民居、宗教、饮食、戏曲、服饰、古镇、工业等文化景观,突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王喜峰老师则结合自己开展地理考察的足迹和河南省情,从“绿树青山看河南”的独特视角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河南山区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密码。

课例单元架构

王喜峰老师(上左)、韩丽芳老师(上右)、卢伟伟老师(下左)、郭花凤老师(下右)授课中


1. 年味中的“美图美景”

四位地理教师的课例展示中,分别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东北雪乡、水润江南、河南西部山区,通过图文资料介绍该地典型文化景观,引领学生探究其背后的区域地理特征,打造地理学科的“地”“理”味,同时又匠心打造课件,背景唯美,目录清晰,图片精美,在进行一次美轮美奂地理教研视觉盛宴的同时,又为年味增添了美的色彩!

郭花凤、卢伟伟、韩丽芳老师的课件画面(部分)

2. 年味中的“美言美语”

满载亲情的守望和家国的情怀,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家人们祝福满满,其乐融融,这就是年的味道。老师们的课堂语言优美、动人,给了学生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陶冶,这就是省实验灵动的课堂。

郭花凤老师的课堂语言节选

卢伟伟老师的课堂语言节选

 3. 年味中的“美食美味”
一桌之上,笑语连连,情意浓浓,家长里短,茶香酒暖,年味浓烈时,端上一碗碗满载亲情的饭菜……这就是中国人“舌尖上的年味”。上完韩丽芳、卢伟伟老师的课后,学生们不禁纷纷喊“饿”。郭花凤老师更是精心准备了冲泡好的景迈香茗,请学生现场品尝,有的学生觉得不过瘾,直接“索要”茶叶,课堂气氛瞬间沸腾。

4. 年味中的“和和美美”

年味,是文化的丰美,而文化的形成是人与自然和美共生的产物。从地理的视角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文化自信与和谐发展的思想种子,这是课堂要呈现的思想精髓。四位老师的课堂如春风拂面,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学和育人的合奏。

郭花凤老师的课堂总结

王喜峰老师的课堂总结



四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精妙,趣味横生,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兼具,学生收获满满,写下了很多听课的感受,还有的学生才思泉涌,写推荐词、设计旅游线路、绘制林下种植茶示意图……表现令人惊喜,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课例展示结束后,全组教师又开展了集中评课活动,大家深受启发,纷纷点赞。来,听听老师们的专业感受!


牛本凤:冬日即深,寒意渐浓。当地理组四位老师携作品波澜壮阔的扑面而来,我们的心情却如阳光普照一样暖意浓浓、喜气洋洋,也让我对时下最流行的大单元教学有了深深浅浅的思考。首先教师需通过个人魅力带动课堂,良好的个人气质及深厚的知识储备都会助力课堂无限美好;其次,充分的准备定会赢得空前的胜利。四位老师在选择课题、教学设计、查阅资料、学科融合、新闻热点、学生活动、课件制作、视频剪辑等方面都有精心的准备和付出;第三,细节成就完美,郭花凤老师在板书设计、学生作品展示、课堂现场品茶等细节上下足功夫,使课堂最大限度不留遗憾。最后,注重学生人文底蕴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教育价值巨大。


南梦旗:今天,我沉浸在了一场生动而精彩的地理大单元教学课例展示中。这次的展示不仅丰富了我对地理教学的理解,更激发了我对未来课堂无限的想象。每一个课例都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教研组的教师们对地理教学的热爱和专注。他们用生动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我们走进地理的世界,感受地理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用心去教学,用心去研究,我们一定可以发掘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宝藏,为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白扣:结合实地调研的课程更加真实;融入文化遗产的课程增添丰富色彩;基于古诗词的课程赋予更多内涵;结合新闻热点的课程更具时代性。这些课程内容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心生向往。


陈培博:让我深刻感受到她们对于地理课程关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把握,她们把对于地理的这些认知融合于大单元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了综合分析问题,感知到地理环境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并把人地协调观巧妙的贯穿于课程中,体现了教师对于地理课程和教学的科学认知和整体掌控力。


李聪洁:听了4位老师的大单元课例介绍,深感敬佩,每位老师的课例内容均为原创,备课任务量之大让我震撼,也深感作为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代艳彩:大美中国,一边惊叹,一边热爱,一边学习,大单元的地理课堂,就是拥有这样的魅力。带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游中学,学中悟。课堂是诗意的、有效的、拥有超强吸引力的。今天地理组大单元课例展示,耳目一新,收获颇丰。为精心准备的四位老师点赞!


栗洁玲:文化,国之魂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文明的兴衰更迭,无论快慢,从未停下脚步,一路走到今天,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 都是留给后人的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下午的分享也让我们欣赏了一场文化盛宴。


闫凤丽:开篇都用吸引学生的情境导入,王老师从河南的土特产引入,郭老师用世界遗产景迈山古茶林引入,韩老师用最近网上爆火的南方小土豆勇闯东北引入,卢老师用学生熟知的描写江南的诗词引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课后拓展设计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且易于完成,王老师设计的是探访竹林镇,郭老师和卢老师设计的是为景迈山古茶林和江南撰写推荐语,韩老师设计的是探访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了解其发展并提出建议,这些设计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刘春燕:四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大单元课例设计,思路别出心裁,听起来欲罢不能;课件制作精美,看起来引人入胜。她们的敬业和专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李贤:四位老师分别从山茱萸的种植,普洱茶的种植,东北雪乡的发展和江南水乡切入到“因地制宜”。选材新颖,内容并非流及表面,而是图文并茂的展示普及各主题的相关信息;讲解文句音声优美,流露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每个专题逻辑清晰,丝丝入扣,体现了老师扎实的地理专业素养。


任开心:郭花凤老师从三个方面详细的讲解了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与当地地形、气候的关系,为大家介绍了景迈山古茶林依托自然森林,茶树长期与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生,可以使自然植物的各种芬芳沁入茶叶,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古茶林的生态健康和茶叶的天然品质,宣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典画作,值得一起深思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