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在冬季,教研别样浓”。为了更好地落实“三新”改革,进一步将学科核心素养扎实落地,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12月13日,河南省实验中学生物教研组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大单元教学系列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我校高中生物教研组组长陈俊伟老师主持,陈艳琼老师进行了大单元教学观摩研讨课展示。
陈艳琼老师这节课以《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为大单元主题,为我们精彩展示其第2 课时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篇陈老师便向学生展示了本节课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以便于学生对本节课形成初步概念认知。接着,陈老师引用习近平主席语录“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导入本节课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五则情景材料进行分析,以及“一来二去”、“一来三去”模型的构建,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能量流动,从而建立物质与能量观。
课例展示结束后,陈艳琼老师先对自己的课例进行了设计意图的解读,表达了自己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和教学方式上的探索。然后王慧杰老师和倪红谦老师对本节课结合大单元教学理论进行了精彩点评。
陈艳琼老师解说设计意图
王慧杰老师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阐述了她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她说到,“单元教学,更像古代的益智玩具孔明锁,单元中的每节课好比一块块零部件,它们彼此连接,相互咬合,单拿出哪一块看起来都不“规整”,只有拼接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因此王老师认为,单元教学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思维,即应注意从整体的高度思考研究对象组建学习单元,并将整个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一个整体性的任务。期间,可以借助模型构建等方法促使学生达成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
倪红谦老师首先向我们讲述了大单元教学提出的由来,即2017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首次提出“大概念教学”,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大单元教学正是落实学科大概念的实践范式。之后倪老师结合本次展示课,向我们详细阐释了大单元教学相关实施策略,包括大概念提取策略(确立主题)、研制学习目标策略(单元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设计并实施学习活动策略以及设计教学评价方式策略。
倪老师强调了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大单元教学强调深层次思维,以单元为单位统筹规划,要利用真实问题情景,体现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核心要指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比如,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学习任务群”,让教材内容具“弹性化”、“框架式”特征。借助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的形式,进行概念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中,形成概念。陈艳琼老师通过四项任务驱动教学,每项任务中又通过一系列问题串贯穿,结合模型构建方式,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形成相关概念。

倪红谦老师点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我校高中生物教研组做为郑州市一级学科基地,应率先学习新理论,勇于探索实践。 此次教研活动是新教材、新理念下的一次尝试和突破,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对大单元教学理念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未来,每位老师将立足理论,不断创新实践,全力推进我校生物教学工作,让学生从生物课堂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更好地成长。
(供稿人:倪红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