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同台竞技展风采,优课纷呈促成长 ——初中物理教研组教研简报
同台竞技展风采,优课纷呈促成长 ——初中物理教研组教研简报
发布日期:2023-12-26 来自:本站

为进一步提升物理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初中物理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初中物理组星空杯组内初赛活动在11月29日和126日继续进行。

(一)和紫秋老师授课《凸透镜成像规律》

1129日下午,在文博203实验室如期开展一年一度的星空杯新教师讲课活动,和紫秋老师讲授《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和老师从生活中的透镜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利用同一凸透镜观察爱因斯坦小人的不同成像情况,讨论成像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的关系;随后,和老师紧扣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从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论证、实验评估依次带领学生分析讨论,最终得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最后,和老师通过棉线模拟光线,在黑板上对各种成像情况进行展示,对透镜成像特点又做出进一步解释,生动直观,巧妙突破本节课难点,受到在座教师好评。

和紫秋老师现场授课

在教师点评环节,杨黎娜老师首先对和老师的教姿教态给予充分肯定,并从学生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实验表格的设计以及学生理答的意识和用词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尚翠娇老师则从课堂容量和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对本节课做出点评,指出实际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基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要求规范完成实验;代根强老师则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课堂中的学习目标及实验课中探究问题的得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凸透镜成像特点不仅与物距有关,和透镜的焦距也有关系,但一节课的容量有限,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限,作为老师,在每次课前,都应明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而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是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不超纲也不偏题。在代老师的解读下,在场的各位老师进行了激烈讨论,本次活动教研氛围浓厚。

(二)梁慧敏老师授课《家庭电路》

126日下午第一节课梁慧敏老师在初三(17)班讲授《家庭电路》一课。梁老师通过播放美丽的郑州夜景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电是怎样送到家,又怎样分配到用电器的”进而自然地引入新课。梁老师以掌握家庭电路的构成为主线,分别介绍了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的作用。在讲解“火线和零线辨别”时,梁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试电笔拆解后,通过视频投影,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试电笔的构造,深刻地理解试电笔工作原理;随后,梁老师利用“NB物理实验软件”,在模拟电路中介绍了家庭照明电路、两孔和三孔插座的接法。整节物理课上,梁老师能够层层递进设置问题,加强学生对电路知识的巩固;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模拟电路练习家庭电路中各个元件的接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梁慧敏老师现场授课

邱娜老师评课

课后,多位老师纷纷发表评价。邱娜老师表示:梁老师整体教态大方,语言清晰,具有亲和力,本节课亮点有两处:第一、注重教学的直观性,通过拆解试电笔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第二、注重信息技术融合,通过让学生在 NB 物理实验”模拟电路中试错来理解各种元件的接法。王勤老师表示:梁老师以家庭电路构成为主线来讲解,与课本顺序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学生参与度不够。最后,初中物理教研组长代根强老师针对“如何提升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代老师表示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应该让学生多参与课堂,学生动手做实验必然会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必然会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构建模型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和提升。课堂上我们应多给学生提供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升素养。

课堂就是教师的舞台。河南省实验中学举办的“星空奖”讲课比赛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也给物理组所有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机会。经历活动,年轻教师在成长,骨干教师在进步,教研组的教研热度在提升。

本学期初中物理组参加本届星空杯的老师共有五位,每位老师讲课后,由评委组老师场打出分数,取平均分作为总分,现在已经全部结束。本学期参与星空杯的五位老师态度端正,准备充分,课堂精彩纷呈,每位老师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骨干教师点评认真、高屋建瓴,提升了年轻教师对课堂教学认识的深度。

“教”无止境,“研”续精彩!

撰稿:何欢

审校:张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