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探索大单元教学,施策新语文课堂 ——语文学科基地系列活动(13)
探索大单元教学,施策新语文课堂 ——语文学科基地系列活动(13)
发布日期:2023-12-26 来自:本站

1219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进行了关于三新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的第二次课例研讨活动,由高一语文组孙士宏老师主讲《琴声水流尽,传情心境寒——<琵琶行><李凭箜篌引>联读》、高二语文组马佩瑶老师主讲《历千帆磨砺成长,读名著萃取精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群文阅读》。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张云佳主持,高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

孙士宏老师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诗词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创设以“诗意人生,多样感悟”为主题的心灵对话系列活动。本节展示课例正是任务四“心灵对话,拓展延伸”中的第2课时。孙老师将本单元中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进行联读教学,以创作《琵琶行》的文学评论推荐文作为情境任务来驱动,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活动一,欣赏一次完整的琵琶演奏,寻找推荐点;活动二,比较两位乐师的精彩演奏,突出推荐点;活动三,探究音乐与身世遭遇的关系,归纳推荐点;活动四,梳理推荐点,写出推荐文。孙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梳理音乐描写的多重关联,从而体会诗人情感的深层次内涵。课堂内容充实而深刻,孙老师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悲!”,更是本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令人叫绝。


孙士宏老师授课

马佩瑶老师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四篇外国小说归纳出“成长”的主题并创设相应学习情境,通过研读第三单元课文,加深学生对“成长”主题的理解,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小说创作。授课过程中,马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梳理出四篇小说的大致情节,然后以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落脚在“成长”主题。从大卫到圣地亚哥,从《复活》到《百年孤独》,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民族都需要成长。课堂最后,马老师请两位学生分享了自己创作的“成长”小说,展现出对这一大单元主题的深刻理解。马老师的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氛围融洽,令人印象深刻。

马佩瑶老师授课

两节课例展示结束,孙士宏老师马佩瑶老师分别对各自的课例进行设计意图的解读,并且分享了自己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思索与尝试。孙老师用新颖的形式、完整的构架完成了对单元教学的建构,紧抓语文的核心素养,彰显了其教学功底之深厚。马老师在说课的过程中也真诚表达自己的问题与困惑,引发了整个教研组对大单元教学的热烈讨论。

刘冰老师对孙士宏老师的这节课给予了极高评价。“这节课内容完整,容量巨大,在孙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标准——浑厚清亮的男中音,工整、方正、清秀的板书设计,以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朗读、有回答、有讨论、有写作的课堂设计……”孙士宏老师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课程目标进行大单元设计,聚焦生命的诗意,汲取古人的智慧,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师不可以不作课,有教而常新”,孙士宏老师深耕教学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赞许之、学习之。

王锋华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对马佩瑶老师的课进行了全面而又中肯的点评。王老师首先从课型特点和教学方式方面对马老师给予肯定,王老师认为在这堂课中,我们能看到凝炼的课程单元主题、恰当的内容梯度、充分的细读文本以及极致的学以致用。同时,王老师也提出了两点改进意见,一是略微缺乏对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架构的明晰展现,二是在最后的小说展示环节,两个学生的小说作品没有很直接地体现“成长”主题。

史晓萍老师针对两节大单元课例研讨课发表了高屋建瓴的意见。史老师首先指出新课改提倡的“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等理念的实施要点就在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选择大单元整体教学,也可将单元教材分组进行若干单位的群文教学,“既能看到一棵树的生机,也能看到整片森林的丰茂”,孙士宏老师大单元目标下的学习任务层次分明、步步为营,很出色。马佩瑶老师选点巧妙,有个人的解读,很用心。最后,史老师还对马佩瑶老师课件里关于小说创作的评价量表给出了改进建议。

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张云佳进行了总结发言。成熟的孙士宏老师和成长中的马佩瑶老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探索之路为我们展示出“成熟后的成长”和“成长后的成熟”。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在于将“已经人为分散的知识”回归到“较为整体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具备统排意识,在安排实施和组织引领的过程中重视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的完整度。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先行者,孙士宏老师和景虎钰老师以任务引领,李漾老师以思维引领,马佩瑶老师以主题引领。无论哪种架构方式,都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充分学习。同时也应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既要能教好单篇,也要能引领学生对比、拓展、梳理、思考。在深耕教学方面,老教师谨慎、完备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年轻后辈学习。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本次大单元教学课例研讨活动为语文学科的大单元教学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也为语文课堂的精准施策提供了有益经验。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组更加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践行新课标理念进一步发挥省一级学科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