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皑皑白雪也未能阻挡省实验语文人教研学习、探索实践的脚步。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于12月11日进行了“三新”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课例研讨暨专家报告。此次活动由我校主办,特别邀请了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语文教研员贾天仓老师进行专家指导。余昆仑中原教研名家工作室成员,来自郑州市四中、五中、七中、龙湖一中、清华附中的陈杰、董晓、代向丽、徐道唐、赵业、李坤、张㵟、张文娜等各位老师以及来自郑州市十九中的潘新宇等各位老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张云佳老师主持,景虎钰老师和李漾老师在本次活动中进行了大单元教学观摩研讨课展示。
千里思念草木间 一枝一叶总关情
景虎钰老师这节课是“草木”系列明信片设计——《故都的秋》《我与地坛》。景老师以《文心雕龙》中的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作为导入,通过“自然之行,心灵之旅”读书沙龙系列情境活动,以“赏析会·草木绘景”“ 研讨会·草木缘情”“ 展示会·设计灵感”三个活动入手,让同学们对话作者,拥抱自然,感悟心灵。教学设计新颖有趣,课堂把握有张有弛。
景虎钰教师授课
通过活动一“赏析会·草木绘景”。让同学们作为参会嘉宾,发表其对明信片设计思路。从《故都的秋》《我与地坛》找出有关“草木”的描写,挑选为“明信片”的主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景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发现《故都的秋》和《我与地坛》的景物特点都有二元对立的特点。总结出郁达夫从季节变化所带来的生命衰亡的悲凉中看到生命的壮美;史铁生从时间历史变化所带来的荒芜中看到了生命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活动二“研讨会·草木缘情”。景老师请同学们为景物图片配上合适的文字,所配文字要诠释“草木”类景物“二元对立”背后作者的心灵感悟。同学们的踊跃发言,一下就点燃了课堂。同学们在景老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下发现郁达夫笔下的草木景物,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绽放生命之美。史铁生从景物的“二元对立”中,领悟到“人生”的二元对立。通过活动三“展示会·设计灵感”。景老师设计以“自然之行,心灵之旅”为主题,让同学们选一种景物,并配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张明信片。同学们设计的明信片,令在场听课老师赞叹不已。
探逻辑规律 悟语言真谛
李漾老师通过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进行导入,拉近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同时,让同学们发现“自我介绍”中“不合逻辑”的几句话,明确学习逻辑,可以使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表达更准确。李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逻辑专题之旅。
李漾教师授课
课例展示结束后,景虎钰和李漾分别对各自的课例进行了设计意图的解读,两人都从大单元设计的着眼点出发,表达了自己对情境任务设计和大单元教学的思考和揣摩,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单元教学的一些困惑。
景虎钰解说设计意图

李漾解说设计意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景虎钰的指导老师潘聪老师进行了切中肯綮的点评,首先指出其准备过程中的不易,对其背后付出的工作和对她尝试挑战的勇气做出了肯定,然后从教师素养和教学设计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就教师素养来说,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落落大方、仪态优美、板书漂亮,语言精准,把控全场。就教学设计而言,单元一体,五课连读,创设了一个整体的学习情境,再以若干学习任务为承载来完成整个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度高,一体性强。“读书沙龙”的情景设置真实,关涉五篇课文,统一一体,契合学生学习生活。景老师能够抓住两篇课文的景物特点,分析景中之味,景中之情,重难点突出,体现文本核心价值。且学生活动贯穿始终,有续推进。学生也进入深度思考,发言条理清晰,见解深刻。同时,潘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了有价值的问题时,如何在预设和生成中找到这种平衡。大单元教学究竟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还有困惑。
指导老师潘聪点评
中原名师张定勇老师点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余昆仑中原教研名家工作室成员、郑州四中的李坤也进行了点评,认为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正好是十分鲜明地呈现出大单元教学的两种形式,一个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连读形式,另一个是在单元目标统摄下的单篇教学。点评景虎钰的课例展示有三处突出的优点,一、是依标扣本,定位准。扣准单元人文主题——自然情怀,目标设定准确;二、是守正创新,设计巧。智慧地抓住“草木”这个意象,小切口,深挖掘,达到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效果。三、是聚焦素养,活动实。整个课堂师生互动贯穿始终,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品、思、悟的实践,对文本的理解逐层深入。李坤老师点评李漾老师的课例展示,称赞其也有三处突出的优点,一、是整体课堂结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逻辑清晰流畅,精准抓住“逻辑”和“语言”这两个要素,依托语言去探究逻辑,利用逻辑辨析语言,且具有结构美。二、是环节设置生动有趣,日常表达的辨析即使课堂内容活动化,又让生活内容课程化,将二者构建起有机联系。三、是课堂语言声音把控优秀,课堂评价与课堂设置有机结合,如“智字开道,勇闯三关”。
郑州四中李坤老师点评
一片冰心育桃李,满腔热情为杏坛
李漾老师的课例展示使得贾天仓老师沉浸在逻辑之美里,逻辑本身很枯燥,非得深入进去,才能发现它的美和力量。贾老师点明《逻辑的力量》这一单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和思想——语文课要培养什么能力,这个任务群更多地关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又与语言的建构结合在一起,还有一定的审美与文化,启发老师们思考如何把课本里介绍的内容整合提取出来,把这节课上成语文课而非逻辑课。贾老师点评李漾老师的这节课非常好,以故事和小的情境任务把课堂贯穿起来,不仅有逻辑性,且有语言性,最重要是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乐趣。学习与运用形成回环,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述了逻辑之美产生的效果,语文之美,语文的魅力就体现在这里。李漾老师的这节课把语文的美、逻辑的力量、语文的魅力糅合在一起,让人叹服。两节课听下来,贾老师非常激动,认为展示了省实验中学语文老师的风采、实力和思考方式,可谓大有可为!
贾老师还分享了他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和感悟,点明单元排序的方式是按照双线组织的,一个是主题素养,一个是语文素养。单元教学的特点,一是单元是综合性的单元,单元是一个整体,老师们在教学思想和理念上要更加重视,一定要依托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去设计单元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首先要确定单元目标,指出大单元教学更多关注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学习,在对单元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采取或组合或单篇的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要依据学生的爱好和薄弱项。贾老师提醒老师们一定要有新课程的理念,把单元当做单元来教,让学生理解这个单元的主题,课文之间的相通之处在哪,把其揭示明白,同时把经典的内容传达给学生,不能作为一般的课文来讲解,要让学生知晓经典的魅力在哪,否则就是明珠投暗,贾老师指导老师们要把单元内涵设计出来,突出单元精华,同时告诉老师们心中对于五本书要有整体意识,知道重点所在,不同学段的侧重所在。
贾天仓主任点评指导
张云佳老师总结发言
“三尺讲台踏春秋,一支粉笔写芳华”。本次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既为执教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的机会,也为老师们探索大单元教学进行了针对性指导。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组依托学科基地,作为深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努力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整合学科课程、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实现学校语文学科发展的系统性突破。我校语文教师将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更加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做新课标的践行者,做语文学科教学的示范者、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