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公开课堂促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
公开课堂促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3-12-11 来自:本站

赋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真正将课堂改革落到实处,河南省实验中学以教学实践为重要抓手,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公开课展示活动,高中地理组教师深入课堂,帮助青年教师探讨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水平。20231127日,高二年级崔迪老师在3204教室以人教版选必一第五章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课时)》为主题的公开课。


崔迪老师正在课前准备中

课堂伊始,崔迪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游戏,闭上眼睛用手去感触地形图,并停留在青藏高原上猜测该地形区的名字、描述其地形特征。该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崔迪老师正在进行猜地形区游戏

接着,崔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我国科考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对青藏高原进行考察的图片,弘扬艰苦奋斗的科研精神,同学们深受震撼。从而展示出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的四种化石,让学生们思考分别说出距今2亿年、600万年和200万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地貌和生物特征,并阐述如何阐述青藏高原随高度变化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过后崔老师选取了一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和讲解自己的成果。该同学优秀地完成了讲解,崔老师充分肯定和表扬了该同学,使班级其他同学备受鼓舞。

学生正在进行思考展示

讲完统一演化后,崔老师展示出科考队的发现——西北地区气候产生巨大变化,通过图片和资料促使学生合作探究,运用之前所学的自然地理环境知识,来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成因,同时领悟整体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关系,学会从不同的空间尺度认知地理事物,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

学生正在讨论

最后,崔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人地关系,从青藏高原正在 变热 这个外部干扰出发,探究干扰所带来的整体性影响。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参与讨论,学会了如何多角度看待不同时空尺度的地理事物,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课后,地理组老师齐聚科组办公室,各年级派代表逐一对崔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在表扬与肯定优秀做法的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高三备课组的李海东老师就崔老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等表达了肯定和赞赏,但也提出了本节课问题设置框架过大,问题太难太复杂,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不知回答所以然。高备课组的时慧芳老师认为该节课框架清晰,由整体性到差异性过渡自然,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青藏高原的整体性变化通过两亿年、600万年、200万年时间的化石变化去说明气候、地貌、生物的变化,是不是太过于片面,应不应该包括海陆的变迁问题最后,地理组组长郭江丽总结性点评:本堂课立意高角度新,是一堂完成度颇高的提升课,该节课设计巧妙,思维逻辑链清晰,主要强调了整体性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建议问题从小切口入手。

本节课,崔迪老师提倡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方法,设定特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促进了品质课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