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精彩授课展青年教师风采,集体研讨促语文共同体发展 ——河南省实验中学省一级学科基地系列活动(11)
精彩授课展青年教师风采,集体研讨促语文共同体发展 ——河南省实验中学省一级学科基地系列活动(11)
发布日期:2023-12-11 来自:本站

为加强郑州市高中语文第四教研共同体各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研讨部编版新教材教法、教学,促进对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专业素养,展示青年教师不同的授课风采,11月27日下午,我校高中语文组与郑州市第九中学共同组织了郑州市高中语文第四教研共同体“基于核心素养的小说教学观摩研讨课〞活动。此次活动由郑州市第九中学主办、我校协办,第四教研共同体的郑开中学、清华附中、东区外语、47中、106中学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老师们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郑州市第九中学教研组长李艳老师主持,九中李哲慧老师和我校王佳伊老师在本次活动中进行了小说教学观摩研讨课展示。

(郑州市第九中学教研组长李艳老师)

用巧思构建课堂,青年教师授课展风采

郑州市第九中学李哲慧老师的授课题目为《革命征途上,女性亦多姿》。本节课是对《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节选)》的联读。李老师从三个任务:细读文本,品多姿女性形象、深化感情,赞革命女性魅力和对比探究,思革命女性时代价值入手,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挖掘,让学生在文本细读和分角色朗读演绎中,品味革命征途上多姿的女性形象,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写推荐词,来表达自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最后,以新旧女性的对比,来让学生思考旧时代新女性"新"在何处,探究革命征途中的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郑州市第九中学李哲慧老师)

我校王佳伊老师授课的题目为《自缚手脚成枷锁,破茧而飞舞人生》。本节课是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联读。王老师的课堂由四个任务构成:审环境特征,寻找心灵枷锁、挖掘人物心理,剖析精神套子、比较命运异同,探究悲剧原因和撰写命运判词,展现人物悲剧。这四个学习任务带领学生:涵泳文本理情节,多管齐下析人物,审视命运探原因,见仁见智书判词。课堂流程一气呵成,课堂展现精彩绝伦。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小说教学联系起来,受《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启发,先是由内到外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又由外到内分析林冲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性格的影响,启示学生:人物与环境共生、互动。人可以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应努力突破环境带给人的枷锁。最后又将课堂回归到最开始的情境,以为两位人物书写命运判词的形式,展示人物悲剧,引发学生对命运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在一位同学为林冲写的判词中,这样提到“风雪庙前破枷锁,今日方知我是我”。既是鲁智深对自己生命真谛的真切感悟,也是林冲性格命运发生转变后的真实写照。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忠于目标,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情境设置恰当新颖,情境任务贯穿始终。既展示了青年教师的授课风采,也为大单元教学下的文本联读提供了新颖的角度和思路。


(河南省实验中学王佳伊老师)

济济一堂共评课,集体研讨促语文共同体发展

郑开中学的王亚茹老师评价两位老师落落大方。李老师的课由分析人物到评价人物,又结合新旧的女性形象谈时代意义和价值,由小切口引导学生展开探讨,拓展思维,见语文的人文关怀。王老师的课,情境设置新颖,情境任务贯穿始终,将《红楼梦》《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小说教学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两位老师的课虽然都是比较阅读,但各有侧重,又抓住重点。

清华附中的张海艳老师对这两位老师的课大力赞赏之后,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李老师的课在文本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是否可以深入一些;王老师的课在思考“我们身边是否还有‘套中人’?”这个问题时,就小说文本延伸方面,对“套中人”的概念需要有更明确的界定。

东区外语的安海英老师总体评价两位老师的课:风格干练,板书有巧思,带给人美的享受。这两位老师做到了源于文本,忠于目标。这两位老师通过多样的形式———写推荐词和判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将教材和生活更好结合。美中不足之处是作业设计没有展示出来。

47中的吴悠老师称赞两位老师,在文本联读中都做到了“小切口,深挖掘”。李老师的课以推荐词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思想深度的平台。又提出:这节课如果能做到求同又能求异,突出荷花淀主人公身上的成长,会更精彩。对王老师的课提出自己的想法:文本中的两个人身上都体现了奴性。无论在什么社会环境下,性格形成是有主客观原因的,对其抗争空间是否可以做进一步思考。

106中学的王亚娟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李老师的课中,三仙姑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是否可以加入思辨性探讨,让女性形象更加丰富和多姿,延展性增强。王老师的课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有自身思想局限性,更多的还是环境使得她无法挣脱枷锁,这也是《祝福》的价值所在。

九中的张茜茜老师主要对王老师的课作出点评:王老师的课,很好的做到了将情境从头贯彻到尾。同时又提供了小说教学的多种方式,可以将小说和整本书阅读相结合。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借助《乡土中国》内容,由内到外,具体比较,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我校崔矿山老师最后做了总结,崔老师首先为青年老师点赞。称赞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做到了“心中有数,目中有人,手中有招,学生有得”。同时又提出课堂教学要删繁就简,切中肯綮,敢于创新,高屋建瓴。以总标题为总开关、总任务、总驱动。也为两位青年教师提出建议:课堂应不蔓不枝,加强师生互动。课堂当中需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少讲少说,让学生多说,教学要不蔓不枝,切中肯綮。学生回答时要注意给予积极的回应,并且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严谨地思考,适当纠正学生在回答时体现的误区。

本次“基于核心素养的小说教学观摩研讨课〞活动,让我们看到语文第四共同体的青年教师对新教材教学教法的把握、在教学上的创新、在课堂建构的巧思。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点评切中肯綮,高屋建瓴;精彩授课展青年教师风采,集体研讨促语文共同体发展!相信在专家教师的指导引领和青年教师新活力的注入下,高中语文第四共同体未来大有可期!我校高中语文组也将继续发挥省一级学科基地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加郑州市学科教研活动,加强和兄弟学校交流学习,促进高中语文第四共同体共同进步,为高中语文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