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组第九届“星空奖”教学优质课比赛正在有序推进。12月4日下午,初中语文组教师齐聚本部教学楼阶梯教室听评课,本场是李晶晶老师和刘佳琪老师作为选手进行讲课。活动由教研组长汪滨主持。
第一节是李晶晶老师所讲《此情可待成追忆——<回忆我的母亲>1+X阅读》,无数人歌咏过母亲,描写母爱的文章不胜枚举,依次而展开的一次多文本阅读,读一读多年后,母亲已经离世,子女们笔下的母亲,体会追忆中流露的深情。课程主要是由回顾八上第二单元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开始,由课内向课外迁移,依据对《回忆我的母亲》的学习,尝试探究老舍和邹韬奋《我的母亲》中母亲形象、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
指导教师赵晓丽老师点评指出,以旧知带新知,符合学生接受规律;让学生讨论并分享,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合理,有的放矢。同时提出了建议:本节课选取的文本篇幅较长,三篇文章放在一起从三个方面探究,课堂容量太大,导致有些地方分析不够透彻。初一年级备课组李羚瑞老师指出:可取之处在于与单元导语和课后习题等助学系统勾连,学习目标设置合理;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更多关注回忆性散文的情感值得考量。

第二节,刘佳琪授课题目为《对话里的秘密——以<故乡><社戏>为例》。阅读小说,探寻主旨往往是小说教学的重难点。我们的课堂常常困囿于从情节、人物、语言、环境等方面刻板分析,易忽略文内对话的解读。对话通常指两个或多个角色之间的交流,对于展示人物内心,人物关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探寻主旨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曹卉老师的评价:“该课推陈出新,以对话切入,令人耳目一新。目标设置清晰,授课过程有效,教师语言有力”。刘佳琪老师的课堂,在高效的师生对话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生动活泼。此外丁玲老师评价:“刘佳琪老师的课堂有贴合学生的情境——为校话剧社指导工作,立足课标,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最后,本周的赛程在评委和老师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