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这最美的深秋,2023年河南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在洛阳召开。省实验中学历史组冯圆老师在这次活动中作课,历史组教研组长朱会丽老师和青年教师高瑾老师共赴此次交流活动。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分享是提高的有效方式。11月20日,三位参与老师将学习到的经验感想与组内老师们进行了分享。组内老师深受触动,收获满满。
冯圆老师的课堂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并结合乡土教材,运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冯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准备经验:1.筛选整理各类资源。2.重视。整理思路,多磨课,琢磨语言。3.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高瑾老师结合几个优秀课例给大家谈了收获,其中的几个优秀教学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她提到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如何育人是每个历史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勉励自己和大家。

朱会丽老师对参会内容及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教学设计要有魂;教学过程要扣标;课程资源要丰富;教法学法要提示;课题篇章要斟酌;教师展现要完美。激励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多钻研,努力探索出省实验的历史教学模式和方法。
几位青年教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崔赛云:
本次教研活动,聆听了冯圆老师的公开课备课心得和高瑾老师分享的省优质课观摩内容,对于如何备公开课,收获颇多。
选课
公开课是示范性的,所以这节课具有标志性的作用,因而所选内容必须是丰富多彩的,或者说必须是可以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所以,在选题上要慎重,尽量选择内容丰富的章节,这样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备思路
一堂公开课上讲哪些内容?怎样讲这些内容?怎样把所要讲的环节串起来?讲课者心中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思路的。首先,大量收集素材。收集素材就是要大量占有讲课素材。包括下载大量的课件、参考大量的教案、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用哲学上的话来讲就是首先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至少参考三个以上教案的思路,此外还要把手头能看的相关资料全部看完。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有更大的余地。其次,确定重点。对已经占有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确定好讲课的重点和基本思路,这是讲好一节公开课的必要基础。最后,定思路。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课本教材,结合教材和课标对已有的材料进行二次筛选,有了初步的想法后,按照冯老师所言,在备课组内进行充分的讨论,积极听取备课组同仁们的意见,结合自己擅长的方面,确定讲课的思路。
制作课件写讲稿
课件设计要精美,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让我们的内容更加形象地向我们的学生进行表达和传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好使用图文并茂,或者通过视频的形式加以辅助。另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要遵守一个原则就是,内容为先,设计为辅,要做到设计和内容和相结合,为教学目标而服务。
另外,将讲课的逐字稿写出来并反复熟悉。事实上,一堂公开课在没有讲完之前我们要做的工作永远都不会完。有句广告词说的很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一直在努力”把这句话拿来形容公开课的备课是再恰当不过了。此时,讲稿虽然基本定型,我们需要不断推敲讲稿的整体思路是否明确,研究讲稿的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是否自然,甚至讲稿中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去认真推敲。除此之外,还要结合讲稿设想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哪些意外情况,哪些内容到课堂上可能会用不上,哪些问题的设计可能和我们预想的有出入。这些都需要去思考,提前想好应对措施。通过这一环节最后做到:手中无稿、心中有数。这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
做好以上三步,剩下的则是通过实践来生成课堂并不断的调整一些细节问题了。总的来讲公开课要做到:“推陈出新、有心栽花、凸显自我”。如果说常规课能看出一个人的耐性,那么公开课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悟性。能上好常规课又能上好公开课的人,才是真正的行家,也是我们真正向往的大家。公开课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思考便是我们的收获和进步。
李雯:
听了本次两位老师对省优质课大赛讲课、听课的分享,收获颇丰。首先,“孤木难成林”。组内有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且又为人亲切谦和的同事,需要多向他们请教。再有就是自己有时容易“当局者迷”,盯着一课时容易进入思维陷阱,需要别人的建议打开新的思路,容易出现新的创新点;第二,课堂立意要高远。立足课标,并不只是达到知识标准,也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可以从每一节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中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第三,“超课本备课”。立足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甚至还可以跳脱教材,丰富史料,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多种角度分析,在本课大概念指导下,创设新情境,研究新角度,达到宏观史学和微观史学的融合,从而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进行大胆的课堂创新尝试。
何亚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历史教科书按照历史发展时序编制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有突出的主题和历史阶段特征。在这种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教师应以单元式主题教学的方式,探寻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宏观把握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习得系统的历史知识,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王梦娟:
人类的历史应是不断弃恶扬善,不断进步,不断自我完善的历史。通过富有价值批判意识的历史课堂扬善制恶, 传播积极健康的、公正美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尚,引领学生自我不断完善,显然应是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而且也只有这样,历史教师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获得灵魂。史学的求真与求善及其统一,应是我们所恪守的原则与追求的目标。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沟通、善于行动,这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更应该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学习才能提高,思考才有所得,沟通传递思想,行动收获果实。
采撷归来,共享芬芳。“研”途有光,诸君共享。省实验历史组将延续优秀传统,向外探索,向内思考,向上成长。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
图:王梦娟
文:董佳姗
审核:朱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