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初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水平,我校开展青年教师星空奖赛课活动。于11月13日下午在本部初三(8)班由周丹老师带来九年级U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2a-2e) 阅读课。初中英语教研组教师参加了观摩。
周丹老师以任务型情境创设的形式导入课堂,自然流畅,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美国同龄女孩Jenny的 ‘Asking for help’的诉求,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在提问“What should we know about if we want to help Jenny?”问题时,让学生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 ‘objects of beauty’,为下文深入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做铺垫。而后,周丹老师以mind map 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者在介绍三件民俗艺术——历史、制作工艺、原材料、古今用途、寓意等方面为线索,采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了文章结构,使文章内容脉络清楚直观。
而后,以个人展示环节,让学生对作者描述的三个物件进行介绍展示,这是让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实践,同时采用 “peer assessment”的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最后,以录制视频发给Jenny的任务作为小组活动的“Topic”,再次呼应导入环节,在课程情景中实现闭环。同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介绍其他的精美物件,正是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迁移创新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中实现闭环。
课后,在教研组长王丽蕴老师的主持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代表依次进行评课。首先,本部初三英语备课组的王千山老师表示,周丹老师这堂课有三大亮点,一是创设“年龄相仿的Jenny求助”的情境作为导入话题,自然流畅,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刚开始就进入思考探索的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本节课的整体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并实现了有意义的闭环。三、以往的阅读课,学生往往是按照教师给予的信息,进行细节补全。而本堂课,周丹老师让学生自主画出思维导图,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个人展示和小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状态。
随后,教研组长王丽蕴老师对此次课堂也提出几点建议,王老师提示,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采用实时剪纸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更鲜明得对比 “Beauty”和“Common”,让学生深刻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此外,本堂课可以通过body language等方式再多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课堂更加鲜活。
最后,教研组长王丽蕴老师对此次课堂进行总结,王老师肯定了本部初三英语备课组的认真指导,并鼓励青年教师要多赛课、多磨课、多看课。积极关注新课标教改后需要提升和改进的方面,希望青年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