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11月13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地理教研组在文博综合楼414教室组织开展了具有实践属性和跨学科属性的说课听评课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教师们相互观摩和学习,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也做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组内初选活动。
在本次听课活动中,由我校优秀教师郭花凤老师和王喜峰老师进行讲授,全体初中地理教研组成员参与,增加老师们的跨学科学习,增加知识面和教学技能。
首先王喜峰老师进行分享,题目是《二十四节气与农业——跨学科学习课例》。课例由“传统文化的岁月痕迹”导入,探讨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和形成的历史过程,收集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诗词、谚语等,认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参与调查等方式,寻找生活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发现不同节气中我国不同地区的人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如饮食与健康、农业生产户外活动、节日等;探讨在不同的节气中开展特定的生产生活活动,如将节气与农业劳动教育相联系等。王老师还设置了“四大探究四大揭秘”,展示了四例特色扩展作业,突出了全体参与、学科融合、强调合作、促进素养培育的特点。
其次郭花凤老师进行了课例分享,题目是《极美之地——制作南极地区旅游宣传海报》。该课例以地理为主干,融合艺术、生物、信息科技、语文学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南极地区旅游宣传海报,进行艺术创造,感知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交流,强调学生“做中学”,促进学生深度参与、主动学习。
最后郭花凤老师对本周的地理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强调了新教材的试教试用工作。
此次听课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通过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师们能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和研讨。这种交流与合作的氛围将有助于促进教师间的沟通,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图文:任开心
审核:郭花凤